禹州医药文化繁盛,禹州膏药是其中之一。
据禹州膏药的传承人、陈半坡膏药第15代传承人陈雅利介绍,陈半坡膏药始创于1686年,陈氏始祖陈半坡行医于乡间,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专注于风湿、筋骨病痛诊治,经多方探索和临床实践熬制出陈氏膏药。陈半坡有志将祖传医术和陈半坡膏药发扬光大,在清初名士程宗濂的支持下,创办了堤明堂。陈半坡膏药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技艺精湛、疗效显著闻名,受到百姓赞誉,曾被称为“颍川神贴”。
在此基础上,陈半坡膏药第12代传承人陈东方不断实践、钻研,增加数味野生草药入膏,使陈半坡膏药疗效更好。300多年来,经代代相传,陈氏膏药的古法技艺传承至今。陈半坡膏药成为禹州膏药的杰出代表之一。
陈雅利不仅继承祖辈遗志,而且不断学习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从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后,又攻读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EMBA。现在,她成立了现代化医药企业——河南名锐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其生产的堤明堂筋骨痛消贴、陈半坡冷敷贴、颍川陈家筋骨痛保健贴等产品均获美誉。
据悉,陈半坡膏药,古称薄贴,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胶状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以较长时间贴在患处,主要用来治疗疮疖、风湿、肿痛等。陈半坡膏药将药物施于病者体表,发挥药物活血化瘀、生肌止痛、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的作用。
在丰富的临床经验基础上,陈半坡膏药形成了独特的配方和熬制技艺。陈雅利介绍,陈半坡膏药的配方有制草乌、制马钱子、川芎、片姜黄、皂角刺、乳香、花椒、樟脑、松香、冰片、麻油等。
在初煎阶段,先将所有中草药浸入油缸内,连药带油置于锅内煎熬。待药物全部焦黑、枯燥后捞出药渣,再煎10分钟并住火。用筛子将油滤过,静置小缸中两三天。在复煎阶段,将静置两三天的含药麻油用细筛滤过,然后置于锅内用缓火慢煎6个小时以上。煎至膏状时,装罐备用。
(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