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都喜欢玩,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成年人对待玩又是怎么样的态度呢?提到“玩”,我们会在头脑中浮现出来怎样的联想?怎样的画面和内容?怎样的感受呢?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个“有趣”,怎么会如此珍贵,还要万里挑一?我们为什么又要去追求这个有趣的灵魂呢?可能这就意味着要有强烈的精神共鸣和丰富的思想内涵。用一个通俗易懂的词来概括那就是:好玩!
疫情时期,大家在朋友圈儿里的厨艺大比拼,其实也是一种游戏,一种玩,也是我们一种天性回归和释放的方式;展现我们的能力,释放我们的能量,一个和自己在一起,让自己变的好玩的过程。相信大家在展示厨艺、发表作品的时候,内心是好玩的、轻松的、愉悦的,同时也希望被朋友们看到,得到“小伙伴”的鼓励和认可。做饭,做各种好吃的过程,就是我们成年人变得好玩的一个过程,成年人和面、蒸包子、做凉皮……这个游戏多么像小时候下雨天和泥,多么像小孩子看到大人在和面的时候忍不住抓一把、和一和、揉一揉……如出一辙,同样好玩。
儿童的游戏是成年人模式的再现,成年人的模式,都是从游戏中衍生出来的,游戏是一切关系和活动的基础。我们在玩的过程当中,呈现自己内在和外在的融合,释放自己的天性。我们在互动的过程当中,呈现我们的关系。我们在游戏过程中学会交流,我们在游戏过程中呈现矛盾冲突,学会解决问题。游戏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也是教师教育专业当中非常核心的一个内容。我们尝试讨论 “玩”和“好玩”,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些思考。
有趣的灵魂一定是丰富多彩的,一定是好玩的。我们愿意跟那些好玩儿的人在一起,因为我们是轻松的。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能把我们内在最真实的渴望、对好玩事物的向往,内在具有好玩的可能性,都透过跟那些好玩的人的互动呈现出来,让我们也看到了,我们也具有好玩的一面,我们就更愿意去接近。说一句心灵鸡汤的话:从此刻起,去做一个好玩的人!怎么好玩呢?大家肯定深有体会,当我们以孩子的方式,放下我们的身份角色、放下期待,全然投入的时候,我们会玩得很尽兴。同样,孩子在跟我们这样玩的过程中也是最开心的。我们跟孩子玩的时候,也应该是如此的。可是现实中的情况却绝非如此,用刺痛我们灵魂的一句话:我们太不好玩了!所以,我们需要去觉察,我们曾经以哪样的方式让自己变得好玩过?
我们可以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的去玩、去笑,我们也可以像孩子一样天真烂漫的跟人相处、打交道、做事情,这个时候,将是你最好的状态。玩的第一个境界,就是全然的投入。只有全然的投入,才会去享受这个玩的过程。玩是我们生命力的一种体现,一种呈现。当我们全然去玩一个游戏的时候,那个感觉是无可替代、无以复加的,那就是我们最好的状态。如果我们能用这种心态投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跟人的互动,投入到所有我们所专注的所有事情当中,相信所有的事情都会变得好玩,而且我们再去完成这件事情的时候,将会更加专注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