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乐学堂

如何陪伴孩子学习(之五)

对待学习的态度,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两种方式:不计后果和不容置疑。

不计后果,不用管作业写了没有,知识学会了没有,只需要让孩子肆无忌惮地玩就是了,这是孩子最喜欢的方式,当然,恐怕也是我们家长最省心的一种方式。我们没有时间管孩子的时候,可能会采取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听之任之,最终的结果是和孩子一起彻底放弃学习,所以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

第二种是不容置疑,对于孩子学习的要求是毋庸置疑的。当孩子有必须要完成的作业和功课的时候,我们的态度是坚决的,没有商量的余地。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坚定和不容置疑,他考虑的就是如何去执行,而不再去想着讨价还价或者推脱耍赖了。

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最忌讳的是晦暗不明、模棱两可。因为当我们也不是很清楚、不能很坚定的时候,孩子也无法安心、专心去做他应该做的事情了。更为可怕的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全凭自己的心情而定。心情好的时候怎么样都行,心情不好了就雷霆暴雨扑面而来,等发完脾气了再去哄孩子或者陪孩子一起哭。这种阴晴不定的态度让孩子捉摸不透,也会让孩子不知所措,使孩子的性格变得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或者做事畏首畏尾,不能放开手脚,影响孩子的信心,限制孩子的发展。

最好的方式,是温柔而坚定。语气是温柔的,态度是坚决的,既有自己的坚定、坚持和坚决,又有父母的温柔、温情和温暖,能够让孩子更好的接受,也让孩子学会在做出决定时需要信心和勇气。

同样,温柔而坚定的态度,或者也有的书上称之为“和善而坚决”,也适合用在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上。很多时候,当孩子提出过分的要求,或者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时,我们严词拒绝、明令禁止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怒火中烧而失去理智、大发雷霆,这些也是需要我们父母反思和改变的。我们要求孩子去学习的时候,尽量少用吵和喊的方式,可以轻轻地拉着他,把他带到书桌前,这样,他自然也就意识到要学习了。同样,要求他洗漱、吃饭等情况的时候,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能动手的就尽量不动嘴了”。因为吵会吵得他手足无措、六神无主,反倒不如轻轻地把他带到他需要完成的任务面前。

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我们也会经常表现出对于孩子的深情,而有些时候,这种深情把握不好,也会失之偏颇,带有“诱惑”了。比如用好吃好玩的“诱惑”孩子,让孩子去完成作业或者任务;或者说让孩子亲亲家长才会答应孩子的一些要求,满足孩子的一些愿望。这种诱惑,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要知道的是,我们爱孩子,不因为他表现好或者不好而对于他的爱增一分或减一份;不因为他考得好或者不好而对于他的爱多一分或少一分。我们对孩子的爱,不多不少、不增不减,就在那里。我们爱孩子,只因为我们是他的父母。所以,总结一下,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就是“不带诱惑的深情、不含敌意的坚决,温柔而坚定。”

总结陪伴孩子的学习系列内容,概括如下:陪伴孩子的学习,因为人都有“认知的需要”,学习是人的天性;陪伴的乐趣和探索的兴趣,带来孩子学习的持续动力;陪伴孩子学习的时候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陪伴孩子的学习,更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养成好的习惯,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