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乐学堂

写好记事作文的秘招

景文周,中学高级教师,知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作文理论研究专家、中小学作文辅导专家、“全景作文课堂”创始人。曾任《花果山》杂志主编,许昌市儿童文学学会会长、许昌市校园文学学会会长。先后出版《作文技巧》《中小学作文技法40讲》等语文类图书60余本,出版长篇小说《中国男孩》《中国女孩》等。近年来,又潜心长篇生肖童话的创作中,已出版《鼠王国迁徙记》三部曲、《百岁鼠王的荒唐事》等。

记事作文是中小学生最常见的写作形式,然而要想写好一篇记事作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老师教同学们几个秘招。

首先,善于发现,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

写作文首先要有材料。材料从哪里来?自然要靠平时的留心观察,要观察家里的人,观察他们所做的一切。譬如爸爸起早贪黑工作啦、节假日外出打工啦、回家帮妈妈做饭啦、读书看报啦,妈妈勤俭持家啦、操持家务啦、不舍得买衣服啦、干活认真啦等。当然还可以从学校、从社会上发现材料。就“_____让生活更美好”而言,因为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家的事情,所以认真观察家里人生活的细节,就能发现问题。譬如妈妈突然不买衣服了,爸爸突然对自己抠了,或是家里的生活突然变了,变得节约了等,就说明家里的经济紧张了,不能铺张浪费了,或者说要有事情发生了。家里的一切改变,大都是从经济引起的,包括父母之间的感情、亲情等,所以,要让生活更美好,大多是先从经济下手。节约呀、拼力气打工呀、开创公司呀,方法不等。不管怎样,都需要付出,都需要努力。

其次,要写有意义的事,表达一个明显的主题。

我们常说,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积累较多的素材,才能写好文章。但这并不是说,凡是观察到的都可以一概写进文章,要学会选择,学会筛选。因为生活中的不少材料是负面的,甚至是不健康的,例如爸爸妈妈经常打架啦、妈妈整天聚众打麻将啦、爷爷爱出口骂人啦、或者是某人有违法违纪现象啦等,都不能直接写进习作。怎么办,要学会对自己的发现进行思考,有些现象可以提出批评,有些可以揭露,有些可以屏蔽,有些可以改进……总之是,要写有意义的事情,让习作表达一个明朗、正确的主题,这样的文章才有价值。

第三,要精于构思,巧于安排。

一篇好的文章,不光要选好材料,还要有精巧的构思,在篇章布局上下点功夫。当我们确定好题材之后,要对占有的材料进行一番排队,想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可以略述,怎样开头,如何结尾,重点部分又分几层等,都要考虑周密。为了尽可能写得生动、吸引人,还可以附加一些情节,甚至有意将事件曲折再曲折,如抽丝剥茧,一步步深入,最后抖出结果,让读者拍手叫绝。当然,结构是非常复杂的事情,要做到全局在胸,巧妙安排并非易事。只有反复实践,多写多练,才能真正写出一篇优秀习作来。

第四,写好事情经过,更要注意细节。

这是记事作文必须要注意的。一件事,无论长短,无论好坏,都要通过经过来表现,因而写好事情的经过,就成了记事作文的关键。过程可长可短,可简单可复杂。一件小事过程相对简单,一部小说过程自然就复杂得多。有关写事件的经过问题老师反复提及,这里就事件中的细节再赘述几句。一件事无论长短,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人的参与,这就牵涉到了细节。这个人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将那些细腻的部分写出来就是细节。比如写吃饭,一个人慢慢吞吞,一边吃一边看着手机,还把筷子弄掉在地上,就说明他的行为习惯不好;另一个人吃饭匆匆忙忙,狼吞虎咽,吃完饭不擦嘴起身就走,至少说明他有急事等。细节更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当然,细节还包括其他方面,比如环境、场面等。不管怎么说,在叙述事件过程中适当地描述细节,会使习作更好看更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