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子(约公元680年—759年),阳翟人,即今天的禹州人,唐代著名画家,画史尊称其为“画圣”。
吴道子的出现,是中国人物画史上的光辉一页。他吸收民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的民族风格,即世人所称的“吴家样”,照耀于画坛之上。
据传,吴道子性格豪爽,喜欢在酒醉时作画。传说他在描绘壁画中佛头顶上的圆光时,不用尺规,挥笔而成。在龙兴寺作画的时候,观看者围得水泄不通。当时的都城长安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聚集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和书画家。吴道子经常和这些人在一起,相互促进、提高技艺。
吴道子主要从事宗教壁画的创作,作品题材广泛,数量也很大。据说寺廊壁画有三百余件,有记录的卷轴画有一百多件。
吴道子是一位全能画家,人物、鬼神、山水、楼阁、花木、鸟兽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然而,他一生虽然创作了许多作品,但真迹流传下来的很少。公认的吴画代表作品是《天王送子图》《八十七神仙卷》《孔子行教像》《菩萨》《鬼伯》等。现存壁画真迹有《云行雨施》《万国咸宁》《宝积宾伽罗佛像》《关公像》《百子图》等。
还有一些真迹摹制品,如《吴道子贝叶如来画》(七幅)《少林观音》、《大雄真圣像) 等,海外存迹有《道子墨宝》50 幅。
(晨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