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今许昌)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建安元年(196年),荀彧随曹操击败黄巾军。七月,汉献帝刘协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返回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在要不要奉迎天子建都许县(今许昌东)的问题上,曹军内部发生了争执。多数人不同意迎接献帝,理由是徐州还未平定,还有其他人在作乱,暂时难以控制。
荀彧则对曹操说:“从前晋文公迎周襄王返回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东征项羽,为义帝穿素服发丧而天下归心。自从天子蒙乱,将军您首先倡导义兵勤王,只是因为山东地区纷扰战乱,还不能远赴关右,但还是分派将领,冒险与朝廷通使节,虽挽救国难于朝廷之外,而心无时不系于王室,这是将军诚扶天下的一贯志向。为此,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虽有逆节,不能为累……如不及时扶正朝廷,天下将生叛离之心,以后即使考虑此事,也来不及了。”
曹操认为荀彧之言有理,遂亲率大军进抵洛阳,奉迎献帝迁都许县。曹操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荀彧也升为汉侍中,守尚书令。从此形成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优势,并为其此后统一战争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