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建安佳作

火,照亮了夜晚

——读《灯笼》有感

建安区实验中学 八(3)班 王志慧

夜,寂静的夜,深得看不到尽头,不知何时才能迎来黎明……

在那个年代,人们迷茫、无助,不知为何而活着,心中没有希望,也没有对未来的向往,只是任人宰割,任其摆弄,不知反抗。

然而,在那个白天犹如黑夜,不见丝毫光亮的年代中,却涌现了许多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他们想挽救这个国家,想保护他们的亲人和朋友。于是,他们向着心中的光明,奋不顾身、披荆斩棘,同身处的黑暗做斗争。

他们有的怀揣着激情,用笔抒写自己的万丈豪情;有的奉献出自己的青春,为科技贡献力量;有的背井离乡,保护着脚下的这片土地……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慢慢地唤醒着沉睡的人民。

正如“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作者,正如“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的钱伟长,正如“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正如无数在抗日前线浴血奋战的战士们……他们当时正值少年,还是父母眼中的孩子,但他们为了理想,勇敢无畏、不惧生死。因为他们心中有执念——不让后辈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不知道他们是谁,但知道他们为了谁。他们为了我们寻求着光明,就如同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然而,遗憾的是,他们倒在了黎明前。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义无反顾,才有了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我们才能安稳地坐在教室里,才能安闲地走在大街上,才能安宁地望着朝阳……从此我们便有了梦想,有了希望,也有了对未来的向往。我们,能看见光了!

他们哪里是倒在了黎明前,而是黎明因他们而来啊!

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束光,就像萤火虫,虽然在无边的黑夜中极其渺小,但聚在一起时,足以与皓月争辉。

我更加明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他们几代人的血汗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同时也要牢记历史,居安思危,为实现强国之梦,贡献出自己那份萤火虫般的光芒!

(辅导老师 訾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