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市区佳作

《领航科技 创新中国》

人物篇之庄逢甘

“钱老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智慧,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庄逢甘生前曾这样评价自己一生追随、最为敬佩的前辈钱学森先生。而这,同样是他本人一生的写照。

1942年,庄逢甘进入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5年后,他远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在著名流体力学专家李普曼教授的指导下攻读航空工程和数学专业,并得到钱学森教授的指导。当时,钱学森正好在该校担任古根海姆喷气推进中心主任,于是庄逢甘不仅得到了钱学森的业务指导,还有机会与他交流发展中国航空事业的理想。

由于在湍流统计理论方面的杰出才华,庄逢甘在获得博士学位前,已收到加州理工学院让他留校当研究员的聘书。不久又受聘担任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学者。

他敏于行而慎于言,只为铺就中华民族的通天之路而不懈努力,不论这条路是多么艰辛、充满坎坷。在不善言辞的外表下,是一颗对祖国深沉挚爱的心。1950年, 庄逢甘成为首批回国的留美学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他主持创建了我国空气动力学试验研究基地及一系列重要风洞试验设备,为我国航天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世纪80年代后,庄逢甘又全力投入到中国空间计划发展蓝图的制定中去,亲自主持载人航天空气动力学关键问题研究,准确提出载人航天涉及的空气动力十大关键课题,积极促进和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立项和论证。

庄逢甘长期兼任北京航空学院教授,先后任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