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建安佳作

钟繇

之谋助献帝

钟繇 资料图片

钟繇(公元151—230年),字元常,豫州颍川郡长社县,即今天的长葛市人,是汉末至三国时期曹魏重臣、书法家。

钟繇被察举为孝廉,任尚书郎、阳陵县令,因病离职。又被三府征召,担任廷尉正、黄门侍郎。当时,汉献帝在西京长安,大将李傕、郭汜等专权,阻断了献帝和关东的联系。

初平三年(192年),兖州牧曹操任派遣使者至长安上书。李傕、郭汜等人认为:“关东想自立天子,现在曹操虽然派使者来,并非出于他的真意。”于是商议扣留使者,拒绝接受曹操的诚意。钟繇劝李傕、郭汜等人说:“当今英雄并起,各自假托帝命辖制一方,只有曹兖州是心里想着王室,如果拒绝他的忠诚,这不是符合将来愿望的办法。”郭汜等人因为锺繇的这番话,加以优厚地报答,从此曹操才得以派使者和汉帝取得联系。之前,曹操已多次听谋士荀彧称赞钟繇,又听说他劝说李傕、郭汜二人帮助自己的事,于是对他充满渴盼。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李傕胁迫献帝,钟繇与尚书郎韩斌共同谋划献帝出逃。同年,献帝逃出长安,成功东归,钟繇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后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根据之前的功劳封东武亭侯。

(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