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公元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东汉末年谋士。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之乱,关东兵起,董卓迁都长安。荀攸与人商议说:“董卓无道,天下人都怨恨他,虽然他聚集了不少精兵,但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匹夫而已。我们应该刺杀他以谢百姓,然后借皇帝的诏令来号令天下,这是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霸王之举。”事没有成功就被人发觉,参与此事的其他人忧惧自杀,而荀攸言语饮食还跟平常一样。后来,恰好碰上董卓被杀,荀攸得以免罪。弃官返归,又被官府征召,考试名列优等。荀攸因蜀汉地险城坚,人民生活殷实,于是请求担任蜀郡太守,因道路不通,停驻在荆州。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至许县建都,给荀攸写信说:“现今天下大乱,正是有谋之士费心劳神的时候,而先生却在蜀汉静观时局变化,不是太保守了吗?”于是征召荀攸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曹操久闻荀攸之名,与语大悦,对荀彧、钟繇说:“公达不是平常的人,我能够和他一同商议大事,怎么还会忧虑得不到天下呢?”自此,荀攸成了曹操的一个军师。
(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