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裂变物理和化学国际会议上,已是满头华发的英国科学家费瑟在回顾原子裂变研究历史时,指着演讲屏幕上的一张照片说:“这个年轻人的结论,是对的。”照片上的年轻人是钱三强,“结论”指的是他20多年前提出的原子核三分裂解释机制。
1946年夏,钱三强在参加英国皇家学会举行的纪念牛顿诞辰300周年庆祝会时,他注意到,报告中的一张照片清晰地记录了核乳胶研究原子核裂变实验的径迹。在展示二分裂变碎片径迹时,投影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三叉形状的径迹,报告人未作解释,与会专家们也没有提出异议。当时国际上一般认为,原子核分裂只可能分为两个碎片,为什么照片上会出现三叉形状?钱三强默默将这个问题放进心里。
回到巴黎,钱三强立马请来助手开展裂变实验,妻子何泽慧也加入了团队。1946年11月18日,钱三强领导研究小组整理出第一篇关于三分裂的实验报告。这篇题为《俘获中子引起的铀的三分裂》的文章很快引起国际关注,紧接着,钱三强夫妇的研究成果再次震惊世界:他们给出了四分叉形状的径迹,提出四分裂存在的可能性。这一系列工作,被他的导师约里奥—居里夫妇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居里实验室第一个最重要的工作。虽然有权威科学家的肯定,但当时多个国家的核物理实验室并不买账。
1947年,钱三强在法国科学界已经站住了脚,同事们都以为他一定会继续留在法国。怀着建设祖国的愿望,1948年5月,钱三强夫妇抱着刚刚半岁的女儿告别老师,远涉重洋返回故土。新中国成立后,他参与了中国科学院的组建工作,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奠定了基础。1999年,钱三强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