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蛟龙号”潜航员叶聪:向海洋最深处驶去

据新华社电 1979年出生的叶聪,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2001年,他进入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从事潜水器设计工作。刚工作,他就参与了激动人心的“大项目”:研制中国第一个7000米级载人深潜器——“蛟龙号”。

在此之前,中国潜水器下到的最大深度是600米。“设计没有先例,就跟着老工程师一点点钻研;没有深潜经验,就从一张白纸开始学。”正是靠着这股拼劲,工程设计出身的叶聪跨界当上了“蛟龙号”试航员、潜航员。从2009年起,叶聪驾驶“蛟龙号”进行了数十次下潜。

面对未知且多变的大海,再充分的准备都难以避免突如其来的紧急状况。茫茫海面上,叶聪经历过潜水器与母船“失联”;5000米深海中,机械臂突然断裂,而泄漏的油污让潜水器成了“睁眼瞎”;7000米的海底,大量沉积物覆盖住采样篮,让“蛟龙号”难以作业……靠着过硬的技能和冷静的心理,叶聪成功度过一次次险情,为中国潜航事业积累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成功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7020米深度。十年攻关,一朝梦圆。自此,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

叶聪说:“我的下一个目标是驾驶中国自己的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深潜器到达海洋最深处,让更多人能够了解海洋、认识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