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4版)
揪心不文明行为破坏展品
【镜头一】 身体悬空,挂在显微镜上
6月23日10时许,市科技馆入口处,不少家长正领着孩子接收安检。有些孩子一过安检,便冲向儿童科学乐园。
展馆内有不少互动体验类展品。记者观察发现,很多孩子一通拍、打、按后,感觉不好玩便去看其他展品。3楼展台上,一个6岁左右的男孩儿,双手抓住观察细胞形态的显微镜,身体悬空,所有重量挂在镜头上。家长在孩子身后并未有任何制止行为。此外,展品“好饿的毛毛虫”,手柄被拔掉;展品“我们的听觉”,小鼓的金属底座被“连根拔起”;展品“不可思议的画面”,亚克力面板被严重划裂……
“这得用多大的劲儿啊!”市科技馆副馆长马晓燕介绍,有的孩子在里面大声喊叫、肆意奔跑,对感兴趣的展品都要上去摸一摸、敲一敲、打一打,进行不当操作。
“有的孩子年龄小,对公共物品没什么概念。而家长看到后很少有阻止的。”马晓燕介绍,为了劝说家长及孩子文明体验,展区巡视人员及辅导员每人每天都是用扩音器提示,扩音器每天都用到没电。
【镜头二】 不少家长把孩子抱上展台
“请按照操作说明正确使用,不要暴力蹬车。”在“跑步机发电”展品前,一名工作人员提醒道。约3分钟内,5名成年人、4名未成年人上前进行了体验,没有一人看操作说明。一个小时后,记者再次路过展品“跑步机发电”时,下面的电线已断掉。
在儿童科学乐园,一名家长窝在圆形阅读书架内,一只脚放在书架上;一名小朋友将几块“拼拼我”拼图放入口袋,家长乐呵呵地拍着视频;不少家长把孩子抱上展台,在干净的展台上留下一串脚印……
记者看到,虽然馆内贴有“请勿跳跃”等标识,但是不少参观者完全凭喜好玩耍,有些标识甚至被撕毁。
每个楼层都设有卫生间,但一些家长纵容孩子在馆内随地大小便。广播里一遍遍地播放着“请家长看好孩子,不要随地大小便”。
【镜头三】 每个楼层都有“设备维修”标牌
漫步在展馆内,每个楼层都能看到“设备维修,暂停使用”的标牌。据了解,截至6月23日,市科技馆的277件展品,在开馆仅5天的时间内,已损坏150件次,有的不同部位多次损坏。
“我们已经修复120件次。其中,有近100次展项维修都是因暴力操作、不按操作说明操作引起的。目前,馆内有30余个展项损坏严重,展品暂时停用,原因为零部件丢失、断裂。展品零部件需要定制,周期为2至5天,而且价格较高。一个看上去并不大的非标零件,费用往往要上千元。”
马晓燕介绍,每天16时30分闭馆后,维修人员就开始维护展品,基本都要在20时之后才能下班。
【提醒】 家长应以身作则,帮孩子养成文明参观习惯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科技馆的展品新鲜、丰富、互动性强,可以调动孩子的情智,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学习。但是,如果孩子进行不当操作,家长不给予正确的引导,那么孩子的问题就变成家长的问题。从众心理也会造成孩子损坏展品。
“针对孩子的控制能力差、下手不知轻重、公共财物意识薄弱,家长除了要以身作则外,还应该帮他们树立规则意识,让他们养成文明参观的习惯,教导他们不损害公物、不妨碍他人,让他们的性格得到完善、素养得到提高。”刘勇说。
本版图片均由市科技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