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毛迎
“近年来,禹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根本,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深入开展‘五城联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省级建设试点)工作,集全市之力,汇全民之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市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群众文明素质显著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既好又快地发展。”日前,禹州市人民政府市长范晓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集中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城市品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做好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对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禹州市自2010年成功创建河南省文明城市以来,2013年、2016年连续两届顺利通过了省级文明城市届满复审,持续保持了省级文明城市荣誉称号。2017年,在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禹州市委、市政府全面实施“五城联创”工作,正式提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全市上下以更加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各项创建工作中,先后摘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桂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18年2月成功入选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取得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入场券”。
今年以来,禹州全市围绕“一年打牢基础、两年抓好提升、三年全面达标,确保2020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创建目标,按照《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的要求,克难攻坚,积极推进,使全市上下的创文认识逐步提高,创文活动有效展开,创文氛围逐渐形成,各项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逐步提升。在去年省文明委组织的2018年度测评验收中,禹州市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三年全面达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范晓东介绍,在创文工作中,禹州市重点打好“四大战役”,取得了显著实效。
一是精准对标,打好“阵地战”。对照《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主动对标达标,认真查漏补缺,补齐工作短板,为创文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以民为本,打好“共享战”。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把为民、利民、惠民的要求和公平精神贯穿到创建工作全过程,实现文明建设人人参与、文明成果人人共享。三是综合施策,打好“协同战”。主要做到“三个统一”:第一个“统一”是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统一起来,坚持以文明创建引领百城提质、以百城提质推动文明创建,努力实现文明创建与百城提质同步发展、同步提升。第二个“统一”是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一起来,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城市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第三个“统一”是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起来,以文明创建倒逼环境治理,打造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四是夯实责任,打好“攻坚战”。成立了由禹州市委书记任政委、禹州市市长任指挥长的创文指挥部,下设8个专业工作组,构建起主要领导亲自抓、四大班子合力抓、条块结合共同抓、职能部门配合抓、专职机构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同时,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严格督导奖惩,倒逼任务落实。
针对下一步的创文工作,禹州市将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决战决胜,履行主体责任。二是突出重点,保证对标达标。三是营造氛围,实现宣传全覆盖。四是强化督导,严格督促问责。
“城市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标准,我们在群众文明素质、公益文化设施、城乡协调推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开展‘全面创建、全域创建、全民创建’,正视问题差距,坚定信心决心,强化工作举措,着力补齐短板,加快推进‘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幸福宜居’的魅力禹州建设,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全面提升城市文明水平,争取早日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为许昌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范晓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