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学涛 通讯员 李旗阳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努力奋斗,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12月18日,已经顺利脱贫,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许福民笑着说,“现在,我有了奔头儿,每天都有干劲!”
许福民是襄城县颍桥回族镇建设街人,儿子在新乡上大学,女儿在本镇上小学。
多年前,妻子因病去世,对许福民打击很大。他一蹶不振,没有了致富奔小康的动力。家里全靠许福民一人在镇上打零工,生计难以维持。
2017年,经过精准识别,他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当时,许福民的女儿才5岁。许福民忙着打零工,疏于照顾女儿,导致其女儿扁桃体肿大,吃饭都很困难。帮扶责任人了解情况后,立即和襄城县龙耀医院联系,送她去做检查。
检查后,医生通知许福民,他的女儿需要做手术。许福民怕负担不起医疗费,不愿给女儿做手术。
建设街脱贫攻坚责任组帮扶人员立即与龙耀医院相关负责人沟通,说明许福民的家庭情况,并对许福民表示,愿意承担其女儿的治疗费用。院方也表示,愿意承担一部分治疗费用。最后,手术很成功。
“俗话说:‘人穷志短。’贫困户的心理很脆弱。因此,在落实各项脱贫政策的时候,我们十分注重对贫苦户进行心理疏导。”颍桥回族镇扶贫工作人员说,他们特别注重精神扶贫,通过给贫困户讲解扶贫政策,召开贫困户座谈会,让贫困户自己分析致贫原因。然后,他们帮助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研究脱贫措施,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脱贫致富的路子。
帮扶人员多次与许福民深入沟通,不断鼓励他用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女儿的病治好了,儿子上大学了,许福民的心渐渐暖起来、坚强起来。他舍弃了“等、靠、要”的思想,决定用勤劳的双手去奋斗,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去年,许福民几乎每天都在建筑队务工,家庭年收入从四五千元增长到3万多元,解决了儿子上学的问题。2018年11月,他成功脱贫。
“许福民脱贫,离不开他的辛勤劳作。帮扶人员的关心和支持,给他的家庭带来了生机和活力。”颍桥回族镇扶贫工作人员说,现在,许福民的腰杆子挺起来了,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不懈努力,许福民家的情况大为改观,他没了自卑感,令左邻右舍刮目相看。
“有各级党委、政府对我进行帮扶,我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致富梦想也会实现!”许福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