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天气忽冷忽热,儿童、老人和身体虚弱的人抵抗力差,容易遭受风寒侵袭,引起疾病或者加重原有病情。专家提醒市民,清明时节养生,要防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传染病等三类疾病。
防心脑血管疾病,避免劳累
春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老年人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哮喘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踏青登山时一定要量力而行。
“需要注意的是,心脏病患者在清明时节应积极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做到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关注天气变化,注意保暖;硝酸甘油或救心丹等急救药品常备身边;饮食保持清淡;定期到医院复诊。”许昌市中医院心肺科主任张少华提醒。
防呼吸道疾病,注意“病从口入”
春季冷暖交替,直接影响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身体的抗病能力也会下降。因此,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流感、腮腺炎时常流行。
人们在此时节容易受凉感冒,引发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因此应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及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减少交叉感染,防止“病从口入”。
防过敏性皮肤病,戴好口罩
春天是花粉症、桃花癣、丘疹样荨麻疹、颜面部复发性皮炎等的高发期。有过敏史和敏感性皮肤的人外出应尽量躲避花粉,戴口罩,加强个人防护,防止吸入花粉。
许昌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主任孙琦巍说,有过敏史的人可事先口服抗过敏药物,且最好随身携带口罩备用,并穿长袖衣物避免与过敏因素直接接触。外出回家后用清水洗脸可将落在脸上的花粉、灰尘洗去,减少发病的概率。最后,春天容易感染疾病,建议适当准备一些治疗腹泻和消炎的常用药物。
另外,春季被称为“风湿季节”。清明时节,气温仍然时高时低,风湿病患者在春季乍暖还寒时,要注意保暖和调养。市民不要急于减少衣物,尤其要注意关节保暖;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散步等;要经常晾晒被褥和衣物。另外,清明时节宜少食酸味食品,多食甘味食品,以达到补养脾脏之气的目的。
■记者 刘地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