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天下旅游

清明踏青赏花 近郊游受追捧

□ 记者 周亚飞

约上三五好友,在灞陵河边漫步,呼吸新鲜空气;带着家人,在鄢陵五彩大地观光休闲旅游区里畅游花卉的“海洋”……清明节假期,记者走访发现,随着旅游景区、文旅企业正在加速复工复产,越来越多“宅”在家中的市民开始走出家门踏青赏花,享受春光。

4月4日上午,经过微信支付购票、体温检测、酒精消毒、登记实名信息等严格的流程后,市民林女士和家人顺利进入灞陵桥景区。“这段时间基本上在家里待着,没怎么出门。听说灞陵桥景区恢复开放了,就想着趁人少,带父母和孩子来这里踏青,感受三国文化。”林女士说。

“游客来了,景区又要热闹起来了。”灞陵桥景区负责人杨向辉说,该景区自3月16日恢复开放以来,游客数量正在逐渐增加。为避免游客过于密集,景区在要求游客戴好口罩的同时,采取了实时游客流量管控措施。

4月的灞陵桥景区,处处繁花似锦、鸟语花香。杨向辉对记者说:“为了方便外地游客欣赏灞陵桥景区的春季美景,我们开通了直播服务。景区的金牌讲解员通过线上直播,给游客展示灞陵河两岸的春日美景。游客只需要轻点鼠标,就能进行一次‘云旅游’。”

记者走访发现,疫情期间,一些旅游景区虽然无法正常接待游客,但他们并未因此按下“暂停键”,而是苦练“内功”,进行基础设施维护。“我们利用这段时间,优化景区产品,以提升游客体验度。”大鸿寨景区负责人说。该景区在积极“自救”之余,政府部门也在想方设法帮助文旅企业渡过难关。

随着疫情形势的明显好转,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研究制定了《有效应对疫情影响支持文化广电旅游企事业单位平稳有序复工的意见》,目前已暂退旅行社质保金300多万元,指导文旅企业积极申请减免或缓缴税费,为43家企业(含个体户)减免房租40多万元,帮助文旅企业上报申请贴息贷款6亿多元。

“虽然疫情对旅游业的打击是巨大的,但我们坚信机遇和挑战并存。现在国外疫情严重,许多市民选择国内游、短途游。”谈到未来发展,杨向辉表示有信心。春已暖,花已开,经历“严冬”后的我市旅游业正整装待发,静待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