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代玺
近日,市民古女士在给家中盆栽浇水时发现,盆中的土壤竟然少了很多。没有人动过盆土,土壤难道被植物“吃”了?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随着植物的生长,盆栽的土壤变少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带着疑问,记者在兆丰花鸟鱼市场进行了走访。
水土流失和土质改变
是盆土减少的原因
在兆丰花鸟鱼市场一处经营绿植的摊位前,店主桩柯正在给绿萝换土。他说:“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很多花需要换盆,要不然根系就把土‘吃’光了,春天想长个儿都费劲!”
桩柯解释道,土壤对花卉来说十分重要,养花之道就是管理好土壤。
很多花友在养花的过程中发现,花盆里的土慢慢变少。盆土为什么会减少?原因很简单。
第一,在日常浇水中,盆土随着水流通过透水孔流走了一部分,就是人们常说的水土流失。
第二,在重力的作用下,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越来越小,就像一块压缩饼干一样。
第三,伴随着浇水、施肥和风吹雨淋,土质发生了改变,土壤密度增大,体积变小。
3个方法改善盆土状况
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不管它,土壤贮存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会下降,根系的生长空间慢慢变小,不但增加了日常养护的难度,而且不利于根系生长。所以,填土显得很重要。
有的花友直接把土加到花盆的表面,这样做是不对的。植物的枝干被埋在土里,很容易发生腐烂。那么,应该如何处理?桩柯介绍了3个方法。
第一,往花盆底部加土。先不要给花卉浇水,让盆土尽可能变实、变干。把花卉脱盆,往底部加上适量的土壤,把花卉放进去,用力将盆土压实,浇透水就可以了。这种方法不但增加了土壤,还给植物提供了更多生长空间。
第二,松一松盆土。有时候,人们发现盆土变少只是错觉,其实是土壤变得更加紧密了。想让它变得稀疏就要松一松土,让植物“松口气”。松散的土壤能使植物的根系很好地呼吸,还能提高土壤的透水性、透气性。
第三,给花卉更换盆土。有条件的话,不如趁机给花卉更换盆土,这样可以提高盆土的质量,利于花卉生长。可以将盆栽在几天不浇水的情况下取出,慢慢地把土球打散。需要注意的是,靠近根系的土不要去掉,尽可能保留1/3的土壤。往花盆里填入新土,把盆栽放进去,周围填上土后压实,浇透水,放在阴凉处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