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铮
大多数子女都希望年迈的父母做个听劝的老人。然而,个别老人执拗甚至偏执,常常与子女产生争执。那么,家有执拗老人,做子女的应该怎么办?4月24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爸妈的执拗让子女很头疼
市民周东向记者抱怨,其70多岁的父亲感觉心脏有点儿不适,便在老家的医院看了几次,但医生都说老人的心脏没问题。周东不放心,又带父亲到郑州做了一系列检查,最后确诊父亲的心脏没什么问题。回到家后,周东的父亲又突然感觉胃部不舒服,自言自语道:“唉,去了一趟郑州,连胃镜都没做。”
周东第二天带父亲去医院做胃镜,父亲却坚持要回老家。“我这几天带父亲看病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现在我联系好医生了,父亲又非要回老家,不愿意去看病。”父亲不听安排,让周东很焦虑。
类似的“被老人折磨到头疼”的事情还有很多。王红的父母这几年迷上了养生,整天忙着吃各种偏方,并时不时去参加一些“养生讲座”,而且每次都会买回一大堆“营养保健品”。治病的药,老人却不遵医嘱服用。王红劝说得多了,老人就说:“我们花的自己钱,你管不着。”
一些老人特别节俭,爱买一些不新鲜的廉价蔬菜和水果,剩饭在冰箱里放两三天都不舍得倒掉。“扔掉太浪费了,你们不吃我自己吃。”前段时间,市民李力的父母就因为吃了剩饭导致上吐下泻。
为啥爸妈变得执拗?
为何年老了却开始执拗?对此,我市心理咨询师王利霞告诉记者,一方面,许多老年人看似不愁吃、不愁穿,但精神生活不如意。在子女面前的执拗甚至偏执,都是因为在情感上对子女不满意。
还有一些老人的执拗来源于对过去生活习惯的坚持。一些老人是吃过苦的,所以即使现在生活很好,他们也很难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
另外,采访中记者发现,有部分老人以权威性自居。虽然老人老了,但在他们眼里,子女永远是孩子,在子女面前的威严感不能丢。这让很多已经为人父母的子女感到别扭。
王利霞说,老人执拗,有子女的责任。不少子女一味地打着“我这都是为你好”的旗号让老人“听话”,其实是一种粗暴的干预。
别让执拗伤了亲情
王利霞告诉记者,面对执拗的老人,想要改变他们的想法和做法,要有三个妙招儿:耐心、信任、摆事实。
首先,对待老人要有耐心。老人身体不好,走路慢、讲话慢,年轻人很容易失去耐心。老人对自己的“慢”是无能为力的,而且他们心里肯定比你着急。所以,要对老人有耐心。
其次,要对老人充分信任。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如果觉得老人能完成,就一定不能持怀疑态度。大多情况下,老人总觉得我们还是孩子,不肯接受我们的育儿建议和方式。这时候,专家、医生、亲戚都可以被你巧妙地当做例子与老人进行沟通。
最后,要让老人看到事实。老人的经历比年轻人多,如果你想通过你的言语改变他的想法,那太难了。子女们可以看准时机,让这些话从“权威人士”的口中说出来。这个“权威人士”可以是老人尊敬的人,也可以是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