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肖涛
生活越来越好,可即使在一些高档小区,人们也总能看到一些捡拾废品的老人。老人不差钱,为何还爱捡拾废品?儿女对老人勤俭节约的这一习惯是否认同?4月27日,记者围绕这一话题进行了走访。
现象:
老人捡拾废品乐此不疲
说起老人捡拾废品这事,市民陶丽满心郁闷。其婆婆很会持家,但总爱捡拾一些瓶瓶罐罐的东西带回家。
“起初我没当回事儿。随着零碎的杂物越来越多,我开始感觉不舒服。又卖不了多少钱,为什么要把这些没用的东西捡回家?”陶丽说,为这事儿她和婆婆红了好几次脸。但婆婆依旧我行我素。
陶丽表示,婆婆捡拾的废品很多是别人使用过的,肯定附带有各种细菌。“我认为安全第一,没必要把这些多余的东西带进自己的生活!”
走访中,很多市民表示,自家的老人虽然不至于将捡拾来的废品堆满屋,但偶尔会捡拾个塑料瓶,然后择日和家中的废旧物品一起卖掉。
探究:
捡拾废品不一定是生活有困难
许多人以为这是老年人生活困难,靠捡废品维持生计。事实上,不少捡废品的老人生活并不困难。
“路边有空饮料瓶,我顺手捡起来,既整洁了环境,又能挣个零花钱,不知道年轻人为啥反对。”“我们小区附近有个流浪狗,我捡点儿垃圾换钱给它买狗粮。”老人捡拾废品的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
魏都区东大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杨志勇接触过一个案例。老人家里的废品堆成了小山,老人将囤积废品当成了一种精神寄托。“寄托需要一个出口,而捡拾废品、囤积废品是最简单的方法,所以有的老人会用这种方式填充自己的生活。”
支招儿:
引导老人多参加社会活动
“老人们普遍内心比较孤独,他们就将囤积废品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废品在他们眼中是属于自己的‘财物’,只有将一件件废品囤积起来的时候,他们才感到安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光表示,最好不要强迫老人放弃捡垃圾的习惯。许多老人节俭了一辈子,他们就是想把废品换成钱。还不如由着他们,让他们把废品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劝他们摆放整齐,早点儿卖掉,不要长久堆积废品。
曾光建议,如果自己家里的老人有捡拾废品的习惯时,那么一定不要责备、批评老人。这样做会使老人内心受到伤害,使其更觉得自己没用,甚至引发心理问题。子女可以多抽点儿时间陪伴老人,消除其孤独感。多引导老人参加社会活动,或者给老人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此来慢慢转变老人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