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增阳 文/图
从原始社会开始,古老质朴的陶塑历经几千年的风雨后,动物造型的陶瓷出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承载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的审美特征。作为宋代五大名瓷之一,钧瓷传承千年文化,与动物造型联系紧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钧瓷复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造型就是动物造型。20世纪六七十年代,钧瓷人尝试创作了马、牛、虎、龙等动物造型。在钧瓷新工艺作品中,有奔马、猫头鹰、孔雀等动物造型。这改变了钧瓷原有的以瓶、尊、罐、洗等造型为主的局面。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马是人类的朋友,在古代更是人类的亲密战友。马的形象健康向上、充满活力,自古以来就是很多艺术创作者创作时重要的灵感来源。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的朝代,在艺术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唐代的雕塑马比例准确、结构分明、骨肉均匀、线条流畅,或雄健或沉着、或高昂或狂放,神韵十足。
作为钧瓷界以造型见长的大师,燕俊峰在动物造型、人物造型等方面造诣极高,其作品有突出的个人特色。以燕俊峰的作品《唐马》为例,燕俊峰创作时,以唐代画像、雕塑等为蓝本,将整体造型塑造得圆润、饱满,头部缩小,躯干肥硕,臀部浑圆,尾巴上翘。在釉色的使用上,燕俊峰采用钧红釉,色彩凝重,大气自然。在细节的处理上,马鞍不施釉,以纹饰为装饰,呈现出灵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