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前几天,我在家中整理相册时又看到了这张我刚穿上护士服的照片。看着那时自己青涩的脸庞,我不禁哑然失笑,想起自己追逐白衣天使梦的历程……
讲述人:李阁辉 记者:代玺
我有一个白衣天使梦
白衣天使是人们对医护人员形象美和内在美的深情赞誉。她们有着一袭飘然的白衣、一颗圣洁的心灵、一顶别致的燕尾帽,始终守护着生命的堤防。从小,白衣天使就在我心中神圣无比,我心中也萌发出了一个梦想——长大后当一名白衣天使。
有了目标,就要坚定地努力。学生时代,我报考了护理专业。在校学习期间,我努力进取,潜心钻研,虚心求教,掌握了扎实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基础知识。
毕业前参加护理见习,我尝试了护士的日常工作,体会到护士的酸甜苦辣,认识到做护士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护士很辛苦,一会儿输液、抽血,一会儿打针、给药……病人有任何不适首先会想到护士,有问题找的还是护士。护士留给人们的永远是步履匆匆、忙忙碌碌的身影。
即便如此,我未曾想过放弃,只因最初的梦想。沉静下来后,我想,既然选择了护理专业就要无怨无悔。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我期待成为一名像南丁·格尔那样的白衣天使,做一个志坚行苦、使人如沐春风的护士,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非典爆发,我主动“请战”
2002年,我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成为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的一名护士。正式穿上梦中那身洁白的护士服,我高兴极了。我知道,这只是我梦想的开端,我要学以致用、救死扶伤,要走的路还很长。我投入了所有热情,服务病患细心周到。
一位30多岁的男青年罹患脑瘤入住我院重症监护室后,他年迈的父母一边照顾他,一边准备一家人的饭菜,很不方便。
我体谅他们的难处,每次去医院餐厅打饭时,都把他们一家的饭菜带回来,一直坚持到男青年出院。他的父母对我非常感激,离开医院前专门买了一大束鲜花送到我们办公室,表达对医务人员的感谢。看到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肯定,我很开心,站在花束前拍下了照片留念。
2003年,非典爆发,我院收治了一些疑似病例。虽然刚参加工作不久,但是使命感驱使我主动“请战”,来到隔离病房工作。
在隔离期间,每次进入隔离病房须穿上厚重的隔离服、戴上沉沉的眼罩。呼吸很困难,只要一低头,呼出的气就会把眼罩“蒙”上,走路时如在云端。整整一个月,我都没有走出过隔离区,更没有回过家,昼夜守护在患者身旁。
为重症患者反复吸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每当看到被病痛折磨的患者,我都尽可能把每个动作做得格外轻柔。我内心深处有个声音一直在回荡——尽自己所能为患者减轻痛苦!每天连续工作的七八个小时里,我没有时间喝一口水、上一次卫生间。一个班次下来,脱下隔离服,里面的衣服可以拧出汗来。我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不仅感染了身边的同事,也感染了患者。患者解除隔离时拉着我的手,泪水涟涟,久久不愿松开。
救死扶伤,树立理想和信念
转眼间,我在护士岗位工作了18个年头。因为工作需要,我从原先的岗位调整到了健康管理中心。这里可以检查人体健康状况并作出健康评估。虽然工作内容有变化,但救死扶伤的初心始终如一。
2009年的一个清晨,我如往常一样到医院上班,在门诊四楼的更衣室换护士服时,突然听见外面嘈杂起来。“有人晕倒了”的呼救声传来,我顾不上换好衣服,一个箭步冲出更衣室。原来是一位老太太刚出电梯就晕倒在地。我初步判断她符合冠心病急性发作症状,当即为她实施心肺复苏急救。一番努力后,老人长吁一声苏醒过来,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在从事护理工作的这些年里,我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我始终谨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将病患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
耕耘必有收获,我已成长为一名主管护师,连年被单位评为优秀职工,还获得了许昌市“青年岗位能手”“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
成绩让我更加虚心,并激发我树立了新的工作信念和理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让人们增强健康意识,有效降低疾病发病率,让患者及其家人理解和信任我们,在医院感受到温暖并找到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