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城事

不见面审批!我市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

做优文明政务服务,最高限度利企便民

□ 记者 张铮 通讯员 徐红昌

5月22日是周五,在许昌市民之家,工作人员热情地为办事群众提供各种政务服务。这里是许昌市打造的“一站式”政务服务实体大厅。

近年来,市行政服务中心围绕“极简审批、极速效率、极优服务、极严约束”,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地见效,打造了“便民、规范、廉洁、高效”的政务服务“许昌样本”。

不见面审批“按下快捷键”

当日上午,在许昌市民之家三楼市市场监管局审批窗口前,许昌许继晶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送来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感谢“企业开办专区”为该公司解决“难题”。

他们感谢窗口工作人员孙丽敏在网上受理相关事项后,热情、周到、精准地指导他们准备、上传材料,使他们一次就通过审核。

许昌大参林保元堂药店连锁有限公司打电话预约办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变更和延续。了解到该公司的证书即将到期,可能影响正常经营后,市市场监管局窗口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专人联系该公司相关人员,并指导其准备相关材料,提前进行网上预审。

据了解,许昌市民之家提倡“网上办”。市民在许昌市政务服务网注册、认证后,即可全流程办理许昌市职权范围内的审批事项。

另外,他们全面推行使用掌上市民之家“i许昌”APP,进行各类业务的办理,实现全程不见面审批。

打通“互联网+”最后一公里

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没有终点。如何把为民服务做深做细,挖掘更多不见面审批事项,打通“互联网+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2019年,在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市行政服务中心共梳理出471项可下放的政务服务事项(其中,可下放权力事项342项、可下放公共服务事项129项)。各单位严格按照清单,将政务服务事项逐一下放到位,下放比例占市级政务服务事项的39.6%。

为减少人员排队和聚集,方便市民办事,市行政服务中心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向基层延伸,加大各县(市、区)符合条件的乡、村政务服务平台铺设力度,尽早实现实体大厅与网上办事大厅深度融合,为“一网通办”提供平台支撑,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和业务培训,打通“互联网+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围绕‘就近办’,我们下一步将着力推进自助服务终端向社区、小区投放,实现群众不出小区即可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市行政服务中心业务科负责人徐丹丹说。

“市民之家”贴心便民到家

“办事环境很舒适,工作人员的服务很到位。”当日上午,在许昌市民之家某窗口前,市民曲建宏一边收拾资料,一边高兴地说。

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作为完善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许昌市民之家的文明服务提升工作一开始就受到广泛关注。

记者看到,许昌市民之家在大厅入口处配备了轮椅、雨伞、一次性雨衣、身高体重测量仪、免费手机充电站等;在各楼层设置饮水设备,免费提供开水;在三楼设置了温馨的母婴保健室;在四楼设置休闲吧,办事的市民可以临时休息、读书看报、上网;在一楼总咨询台设置便民服务箱和急救箱,备有常用生活用品和药品;在每个窗口都摆放了便民服务盒,备有笔、纸、胶水、曲别针、老花镜等,为办事的市民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