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地委
今年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宣传主题为“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记者在全国爱眼日到来之际,采访了许昌市立医院眼科主任张有亭。
“疫情防控期间,不少孩子在家上网课,增加了用眼负担。开学后,我们迎来了配眼镜小高峰。”张有亭说。
带孩子配眼镜的市民张女士对此深有同感。她告诉记者,其儿子今年上六年级,患有近视。近段时间,儿子总说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带儿子到医院检查视力,发现其左眼近视350度,右眼近视400度,各涨了近100度。
近视度数增加不可怕,只要及早带孩子到正规的视光门诊就可以控制在理想的状态,科学合理地指导孩子健康用眼。张有亭表示,目前国内的眼科专家认为,12岁以下的孩子验光时必须散瞳。
视力下降最常见的原因是近视。孩子长期近距离用眼,眼的调节能力非常强,处于一种高强度状态。这种调节会对孩子的屈光状态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消除过度调节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医生都会建议散瞳。如果不散瞳,可能会使验光结果和实际情况不符,导致配镜不准确,近视发展得更快。
散瞳的同时,医生还会给孩子进行眼轴、角膜曲率、眼底、视功能等检查。医生会根据这些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为孩子制定个性化防控方案,选择不同的功能镜片、不同的戴眼镜方式等,达到最佳效果。
改善用眼环境及行为干预,是预防、控制近视最有效的手段。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充分的日间户外活动可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每周户外活动时间增加1小时,可使近视发生风险降低1.9%。因此,建议家长合理安排孩子的户外活动,积极通过行为干预预防近视,但同时要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孩子近距离用眼40至50分钟,要向远处眺望5至10分钟,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3岁以上的儿童应该到专业医疗机构建立一份屈光发育档案,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眼轴、角膜曲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