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大弓) 虽然已经立秋,但是近段时间天气还是有点儿热,预计未来几天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最高气温在33℃。没有了雨水光顾,大家还是“端正态度”,享受明媚的阳光和绕耳的蝉鸣吧!毕竟三伏天还没有结束,热依然是“主旋律”。
末伏虽至,仍要防暑
今年,“超长待机”模式下的三伏天有40天,末伏为8月15日到24日。上周六已进入末伏,三伏天也终于快结束了,但是,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天还未到来,“秋老虎”还有可能趁机“捣乱”,市民仍要注意防暑降温。
气象部门预报,我市今天多云间晴天,24℃到32℃;明天多云间晴天,25℃到33℃。目前,每天的最高气温仍在30℃以上,为了避免中暑,大家一定要注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劳动和运动后大量出汗的话,不宜大量饮用白开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太阳短波辐射最强烈的时间是10时至15时,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外出;午睡时间不宜长,否则脑内血流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醒来后周身不舒服。
立秋后,吃东西要留意。例如,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要适可而止。还有,不吃或少吃辛辣的食物,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等,特别是早上起来不要再吃姜了。这些食物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会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
多吃葡萄抗秋燥
立秋后,人体消耗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黄帝内经》里说,秋天要“使肺气清”,就是说秋天应多吃一些润肺生津的食物,以清肺气、抗秋燥。
这个时节,不少水果成熟上市,如柚子、梨、石榴等。在这些当令的新鲜水果中,葡萄虽不算起眼,但有着开胃消食、缓解秋燥的功效。葡萄富含葡萄糖、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秋季的首选水果。葡萄全身都是宝,葡萄汁被科学家誉为“植物奶”,葡萄籽中富含的花青素可抗衰老。中医认为,葡萄味甘、酸,性平,具有补气血、强筋骨、利水湿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