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张铮
随着市民健康意识的提高,许多市民家中都会常备一些药品,尤其是老人,家中有药箱的更是普遍。那么,老人应如何打理自己的“小药箱”呢?9月13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正确使用“小药箱”
当日上午,在市区劳动路刘爱花大妈家里,记者看到刘阿姨配备了一个药箱,里边有创可贴、棉签、降压药、平喘颗粒等。
这些常见药品,许多老人的家中备的都有,而且不少老人都随意将这些药品堆放。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小药箱”呢?大中元药房的工作人员王芳说,一般老人的药物都是针对高血压、中风等老年常见病进行配备的,建议老人对所使用的药品进行标记,以防一不小心吃错药。
“一些老人的病症其家人都很清楚。若是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因为长期治疗,基本上服用的药物都相对固定,所以可以将其与感冒药等放在必备的常用药品区。”王芳说,应急的药物区可以放置安宫牛黄片、养心丹等。此外,保健物品区可配备血压计,定时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测。
由于老人动作相对缓慢且视力不好,老人的药箱要放在他们容易拿放的地方。
定期清理“小药箱”
很多老年人在“久病能成医”的误导下,往往自行配药和服药。
“这降压药包装好好的,扔了多可惜,平常一头晕我就拿出来吃几片。”在市区五一路一居民小区内,市民周雨帮父母收拾药品时,发现家里放药品的抽屉里有不少过期药。
看到不少药品被孩子扔在垃圾桶里,周雨的妈妈梁玲觉得很可惜。在梁大妈放药的抽屉里,感冒灵、胃肠药、止痛药放了一大堆,超过三分之一的药品都过期了。
“超过有效期的药品,其有效成分降低,不仅药效不够,还易引发过敏、中毒等毒副作用。”王芳说,很多老人都有慢性病,家里常备药品,不舒服就买药、屯药,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大量药品过期。
王芳建议年轻人要定期帮老人清理“小药箱”,帮老人养成良好的用药及购药习惯。
购买药品看准“国药准字号”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在老人的“小药箱”里,还放有保健品。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将保健用品、普通食品明示或暗示具有药品治疗功能的现象,扰乱了市场秩序。据了解,每个上市的药品都有一个药准字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批一个国药准字号,通常需要一年以上,新药则需要更长时间,一般需要三到五年,并经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药品评审专家严格审评,符合要求方可批准。王芳说,没有“国药准字号”的产品不是药品,没有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