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辉) 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社会和个人生活都带来了很大影响,雇佣关系、企业招聘等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近日,智联招聘针对疫情对企业与员工生存状况的影响及雇佣关系的变化进行了调研,并结合平台大数据,连续发布两期《2020雇佣关系趋势报告》,分析了“后疫情时代”企业与员工不同的困境与需求。报告显示,大企业更受求职者欢迎,近六成企业在人才选择方面更加务实,复合型人才更受职场青睐。
稳定性强的大企业受青睐
疫情的发生增强了职场人的危机意识。调查显示,“稳定性”成为影响职场人选择企业的重要因素。“疫情的发生,让我真切意识到生活需要安全感,职场同样需要。”市民梁亮在市区一家装饰公司工作,疫情的发生让他们企业作出了裁员的决定,“虽然,我并没有被裁,但工资下降了不少。”
智联招聘调研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白领工资缩水问题十分普遍,占比达37.3%。此外,近30%受访者表示所在企业有裁员现象出现,部分人为了保住工作愿意主动降低工资,近20%的白领在被问及对未来的期许时选择“只求不失业”的选项。收入降低、短时间内可会失业等因素使得员工的选择愈发保守。
相对来说,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强、更具稳定性。因此,稳定性强的大型企业更受求职者的青睐。值得注意的是,四成以上受访者还将“人性化”纳入对雇主的考量指标。这表明,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职场人期待雇主更加人性化,能够为自身提供相应帮助,减少员工在职场中的焦虑感,相互赋予彼此安全感和希望。
复合型人才成职场新宠
“要求可真不少,除必备的文字能力外,还要求熟悉计算机操作,能够使用PS、Dreamweaver等网站编辑工具。”在网络上看到一家网站编辑岗位的任职要求后,23岁的王子萌内心有些恐慌,“看来我得加强学习了。”
社会的快速发展无形中提高了对人才的要求。调查数据显示,疫情期间,57.7%的企业提高了人才招聘标准。75.6%的企业管理者或人力资源部提高了对应聘者工作/项目经验的考察要求,44.4%的企业更看重求职者技能的实用性。在对核心职责的新要求中,提高了工作专业程度要求的企业有66.4%。在内部培训中,有73%的企业选择将培训内容聚焦于员工专业技能。
“市场竞争很激烈,我们当然希望以较低的成本寻找到更具价值的人才,提高人才的性价比。”某企业人力资源经理鲁静说,因此,可胜任多种任务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职场新宠。调查结果显示,在常规的语言表达、沟通谈判能力之外,在众多的能力中,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核心技能,成为信息时代企业对职场人的新要求。
自我提升成为多数职场人共识
正是感受到了危机,自我提升成为许多职场人关心的话题。调查显示,55.3%的员工选择了自主参加学习或培训。超半数员工希望企业能够提供自我成长与发展的空间;有41.8%的员工认为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改善目前企业培训的现状,提升员工技能。今年8月的调研数据也显示,有31.3%的受访者表示希望企业“帮助员工成长”,“学习型组织”成为员工心中理想的企业组织架构。
不过,员工自主学习的意愿与主动性存在着代际差异。年龄越大的员工,自主学习的意愿越强烈。
随着工作群体的年轻化,自主学习的人数比重明显下跌。2/3的“70后”在疫情期间曾自主参加学习或培训,在“95后”工作群体中,这一比例不足一半。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落后就要挨打,学习能力是每个职场人应具备的能力。”从事人力资源工作15年的杨洋说,现在供职场人学习的渠道很多,而且成本不高,通过学习提升自我能力已成为多数职场人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