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峡 文/图
9月19日上午,为了采访工作中的胡艳松,记者全副武装进入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在胡艳松的“阵地”上,记者揭开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神秘面纱,深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生的艰辛和不易。
在记者的想象中,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充满孩子的哭闹声。但记者在现场发现,这里出奇地安静,只有监护设备的滴答声。“哭”这样的情绪表达方式,是健康孩子才有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都是出生28天内的早产儿和危急重症新生儿,他们连哭闹的能力都没有。
这个近乎封闭的空间24小时灯火不灭,监护设备上跳动着瞬间变化的数字和曲线,医护人员在暖箱间穿梭忙碌。连接各种监护设备的暖箱里,那些或安睡或正在接受治疗的患儿是那样弱小,死神随时会光顾。
胡艳松的坚守和付出,是这些幼小生命的最后一线生机。他用精湛的医术战胜死神,让患儿平安回到父母的怀抱。
2008年,胡艳松开始从事儿科工作。天真、可爱的孩子,让胡艳松很快喜欢上了儿科工作。成为父亲后,胡艳松更加理解患儿家属的心情。
胡艳松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呵护每一个患儿,成为患儿健康的守护神。
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高龄产妇越来越多,围生期窒息、胎粪吸入综合征等患儿骤然增多,给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生带来巨大的压力和考验。新生儿的特殊性要求医护人员具有精湛的救治技能,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
随着救治能力的不断提升,胡艳松和他的团队收治的患儿越来越多,每天都要面对几十个患儿,随时有可能进行紧急抢救。胡艳松常常三四天都离不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疫情防控期间,胡艳松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一个多月,吃住都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说起救治新生命,胡艳松露出会心的笑容,觉得幸福满满。
一名长葛的患儿被父母送到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治疗。患儿的爷爷对许昌市妇幼保健院缺乏了解,非要让患儿转到郑州治疗。患儿的父亲不同意转院,家里闹起了矛盾。胡艳松知道后,对患儿的爷爷说:“我们的技术不比郑州的医院差,请你放心。”经过精心的救治,患儿很快转危为安。患儿一家人对胡艳松非常感激。患儿出院后有头疼脑热之类的小病,也会从长葛跑到许昌找胡艳松治疗。
这样的病例不胜枚举。有些患儿经治疗已经达到出院条件,但家长坚持再住几天,说这里的医护人员既专业又细心。
胡艳松说,很多危急重症新生儿一出生就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父母甚至都没来得及看一眼。有些危急重症新生儿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一住就是一两个月,医护人员与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患儿出院时,医护人员非常不舍,像自己的孩子被抱走一样。
这些年,胡艳松和很多患儿家长成了朋友。看到一些患儿家长发朋友圈晒孩子的照片,胡艳松非常激动。看到自己精心救治过的患儿变成健康活泼的大孩子,他特别欣慰。他把患儿的照片收藏起来,激励自己坚持不懈用爱心和精湛的技术击退病魔。
10多年的坚守和付出,没有让胡艳松觉得疲累和厌烦,而是让他越来越有干劲儿。他热爱这份工作,从心底里怜爱这些一出生就遭遇不幸的小天使,希望用无私的爱心和精湛的技术使这些濒临夭折的生命之花绚丽绽放。
胡艳松,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病区主任,中共党员,毕业于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曾先后到河南省儿童医院早产儿重症监护病房(PIICU)、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进修学习。对新生儿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危急重症新生儿救治和早产儿管理方面有全面系统的业务理论知识和诊疗技术。许昌市医学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