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健康许昌

世界心脏日

我们来谈谈“心”吧

■记者 刘地委

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心血管疾病已经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而且部分心血管疾病发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哪些人容易得冠心病?日常生活中如何呵护我们的心脏?9月27日,记者采访了许昌市中心医院心血管专家郭明拴。

他告诉记者,心脏是人体较重要的器官之一,是人体的“发动机”。随着社会老龄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吸烟、油腻饮食、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轻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郭明拴说,从事高危工作的人当精神压力过大时,身体会分泌一种类固醇激素。这种激素长期堆积,容易造成血管损伤、堵塞。而缺乏运动的脑力工作者心脏较弱,受到意外刺激心脏更容易出现问题。生活习惯不健康的人患冠心病的概率比普通人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抽烟、酗酒、暴饮暴食、熬夜等。尤其是熬夜,可能导致人体心脏供血相对不足,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概率。

“心脏病发作时,往往会表现出一些症状,如头晕、胸闷、心慌等。出现这些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郭明拴说。

心脏病发作时,患者常有胸闷、胸部疼痛等感觉。这种疼痛多发于胸骨后,还会放射至背部、手臂等。有些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会误认为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灼热,从而延误治疗时间。如果胸闷、胸部疼痛的感觉不是在饭后出现的,或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症状,且伴有恶心、呕吐等,一定要迅速就医。有些心脏病患者除了常见的症状外,还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现象。患者静坐几分钟后,呼吸可能恢复正常,但重新走动时,又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现象。

那么,预防心脏病,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郭明拴表示,心脏病患者要做到起居有序,保证充足睡眠,外出时带上速效救心丸等。饮食上宜清淡,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适当吃一些瘦肉、鱼类,尽量少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和高脂肪食物,不要暴饮暴食。饭菜不宜过咸,食盐摄入过多会使血压升高。适当运动,因为不运动会导致心血管功能失调,从而造成心脏功能减退。但是,运动不能过量,每周锻炼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可以散步、打太极拳、骑自行车、慢跑、游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