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城事

许昌“双节”假期消费市场呈回暖态势

重点企业销售额超2亿元,同比增长4.01%

十一假期,大批游客在曹魏古城游览。记者 牛书培 摄

本报讯 (记者 张铮 通讯员 王春洋) 促销活动带动,网红经济催动……在各方合力推动之下,我市经济增长的内需潜能、动力正不断释放。10月9日,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双节”假期,全市纳入商务部门监测的51家企业销售额累计为2.03亿元,同比增长4.01%;重点餐饮样本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37.3%。

消费品市场货丰价稳

“双节”假期,市区各个商场都是一派热闹景象:货架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生活百货、文具图书应有尽有,市民佩戴口罩,有序选购。

“节假日跟家人一起到超市里买点儿东西。超市里商品很齐全,也很多。我们今天主要买了一些日用品、家常小菜,还有一些水果和各种零食。”市民周晓敏说。

记者从市商务局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科了解到,为保障节日市场供应,按照省商务厅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商务局指导企业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强货源组织,丰富节日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

10月1日至10月8日,市商务局启动了生活必需品日报制度,对全市21家生活必需品、16家商贸、14家餐饮企业的供应、销售、商品价格等情况进行了跟踪监测,密切关注市场变化,适时预测预警。

从市场监测情况看,“双节”假期,我市粮、油、肉、蛋、菜、水产品等生活必需品以及服装鞋类、日化百货、家用电器、成品油等商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运行平稳。其中,蔬菜、牛奶(奶制品)、水产品、鸡蛋的价格小幅上涨,水果、猪肉的价格稳中略跌,食用油、粮食类的价格平稳。

促销活动有力拉动消费

“双节”假期,全市商贸企业抓住8天长假契机,深入开展“消费促进月”系列活动,以国庆、中秋、婚庆、亲情、休闲、时尚为主题,纷纷推出惠民促销让利等活动,有力地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从实地监测情况看,我市节日促销形式多样,促销商品主要有家电、汽车、服装、电子产品、黄金珠宝、化妆品等。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有力地拉动了消费。“双节”假期,我市胖东来、大商新玛特等大型商贸企业客流量较平时增长了3至4倍,日均来客数较平日增长30%以上,销售额较平时有大幅上升。

据统计,8天长假期间,商务部门监测的51家企业,累计销售额为2.03亿元,同比增长4.01%。

节日消费热点相对集中

根据监测数据显示:“双节”假期,我市商务部门监测的75种生活必需品,23种商品(莴笋、韭菜、山药等)价格上涨、占30.67%,21种商品(菠菜、芹菜、白萝卜等)价格下跌、占28%,31种商品(大米、食用油等)价格持平、占41.33%。

同时,“双节”假期,我市消费市场呈现出消费相对集中的特点。其中,各种时令蔬菜、精品水果、肉类、水(海)产品等食品类商品销售增长幅度较大,婚庆活动、节日宴请和走亲访友拉动了名烟名酒、休闲食品、奶制品、饮料等商品的消费,应季服装、鞋类成为节日消费的亮点。

另外,部分企业和商家对黄金、铂金、钻石等进行促销;不少厂商联合促销,高清电视、冰箱、热水器、空调等家用电器消费升温。

消费需求集中释放

“双节”假期,餐饮、休闲等服务消费快速升温,被疫情抑制的需求集中释放。团圆宴、婚庆宴、亲朋宴等推动了餐饮市场快速复苏,大众餐饮、光盘行动、剩菜打包等节俭用餐成为主流。

我市一些餐饮老字号、网红餐饮店人流量同比增长明显。看电影、周边短途游等成为居民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

《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等影片火爆上映,曹魏古城、春秋楼、神垕古镇、鄢陵建业绿色基地等旅游景点人流涌动。

全市各餐饮企业都趁着假期热度打出各种促销、优惠口号,推出各种新口味、新品种的菜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市商务局对重点餐饮企业监测显示,“双节”假期,重点餐饮企业日客流量较节前增长4倍以上,销售额同比增长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