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峡) 一名体重仅3.2公斤,出生即呼吸困难、口腔分泌物异常增多的患儿,经许昌市妇幼保健院外科专家妙手施救,成功躲过了死神的魔爪。昨日,记者从该院获悉,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已逐渐恢复饮食。
许昌市妇幼保健院外科主任燕占甫说,一周前,一名出生不到24个小时的患儿由外院急转至该院NICU后,小儿外科紧急会诊,通过食管造影证实患儿为先天性食道闭锁。随后,燕占甫带领外科团队联合NICU、手术室、麻醉科等多科室,成功为患儿实施了胸腔镜手术,进行一期吻合,手术非常顺利。
据悉,食道闭锁是新生儿时期消化道的一种严重发育畸形,症状为患儿吮吸奶汁后立即呕吐或出现严重呛咳甚至窒息,危及患儿生命。
许昌市妇幼保健院自2019年开始设立小儿外科以来,已经成功治疗了多例患有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肛门闭锁、先天性食道闭锁、先天性幽门肥厚等疾病的宝宝,绝大部分为微创手术。本例患儿的成功救治,为多学科协作微创手术治疗新生儿胸、腹腔疾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标志着该院乃至许昌市小儿外科技术水平开启了新的篇章。
燕占甫说,先天性食道闭锁术是新生儿外科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手术,代表着新生儿外科手术的水平。先天性食道闭锁即食道是个“死胡同”,和胃不连通,是新生儿严重的畸形之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先天性食道闭锁的发病率为1/4000,且产前超声检查不易被发现。先天性食道闭锁的患儿会像螃蟹一样口吐泡沫,也被称为“螃蟹宝宝”。这类患儿在胎儿期可表现为羊水过多,出生后进食呕吐、呛咳。此类患儿往往合并肺炎,同时并存吸入性肺炎及化学性肺炎,是造成术后死亡的主要因素。如果不及时治疗,患儿会因无法进食而脱水、消瘦,数日内可死于肺炎和失水,手术是唯一治疗方法。
先天性食道闭锁术是新生儿外科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手术,代表着新生儿外科手术水平。燕占甫介绍,该院外科开诊以来,已成功救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给出生35天的婴儿做手术,救治阑尾炎患儿,携手妇科医生为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胆囊切除术等,惠及患者。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医疗水平已经不仅仅体现在能否开展某项医疗技术,而在于针对复杂疾病进行多学科协作,不断提高疑难危重症诊治水平,推进多学科联合诊疗发展。
燕占甫说,先天性食道闭锁术的成功不但取决于外科手术的技艺,而且与手术前后管理密切相关。该院外科不仅在手术治疗上精益求精,而且在护理领域不断推陈出新。此次手术的成功也标志着许昌市妇幼保健院在多学科团队合作基础上,针对疑难出生缺陷救治水平的不断提升,可为广大患儿提供可靠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