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专版

栗茂全:与战友三个月挖通一座山

记者 黄增瑞 文/图

栗茂全 1933年出生,漯河郾城人,1952年7月入伍,同年入朝,1953年7月回国,1957年入党。

10月17日,在市区解放路南段汽修厂家属院,记者见到了栗茂全老人。他中等个头儿,头发花白,虽然说话不清晰,但思维依然敏捷。

“1952年7月,我在老家漯河郾城入伍,并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栗茂全说,穿上军装后,他和战友乘坐火车来到辽宁省丹东市。

经过3天的休整,他们乘坐火车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两个小时后,他们下车徒步行军。为躲避敌机轰炸,他们白天休息、晚上赶路。

“我们走了11个晚上,到达朝鲜开城,路程有700多公里,有14名战友不幸被炸牺牲。”栗茂全说,到达目的地后,他被分配到第65集团军军部,给首长当通信员。与此同时,他和战友们在松牙山半山腰挖山洞,作战前准备。

“挖山洞时,我们用炸药炸开岩石。我将钢钎插进石缝儿,战友则用大锤砸,一点点把一座山挖通了。挖成的山洞有三四公里长。”栗茂全说,他们干了3个月,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在上甘岭,我们和红山堡的敌人发生战斗。”栗茂全说,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他所在的第65集团军回国,驻扎在河北省张家口市。

1955年至1957年,栗茂全在军部干了三年收发室主任,1957年11月退伍。

“根据志愿军战士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政策,我退伍后回到家乡,被河南省交通厅安排在许昌汽车修理厂当钳工。”栗茂全说,1962年和1972年,他先后到越南和马里进行援建,于1986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