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记者在市区文峰游园见到了年过九旬的胡中恺。他操着北京口音,眼里透着坚毅。
胡中恺祖籍辽宁抚顺,父亲胡恩善毕业于东北大学体育系,当时该校校长是张学良。后来,胡恩善被国民政府调到北京任教,刘长春就是他的学生。刘长春于1932年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是第一位正式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
作为进步人士,胡恩善在1944年被日军暗杀。怀着为父报仇的决心,胡中恺参加了国民党傅作义的部队。随后,该部于1948年在绥远起义。
“我是一名汽车驾驶员,1950年入朝,参加了朝鲜战场上的第一场战役。”胡中恺说,他是汽车班班长,主要任务是夜间往前线运送弹药、食物等后勤物资。“在运送物资的过程中,虽然车队不时会遇到敌机轰炸,但我从不畏惧。”
有一次,敌机先后扔下多枚照明弹,准备对运输车辆进行轰炸。还没等敌机俯冲下来,胡中恺就已经加大油门,安全驶出了轰炸区。
“我不怕死,时常开车跟敌机‘玩游戏’,通过研究敌机的飞行特点,总结出了躲避敌机轰炸的办法。”胡中恺说,在朝鲜战场上,他因为带领全班顺利完成运输任务,于1951年10月荣立三等功一次。
胡中恺曾先后两次入朝作战,直到1953年回国。1955年8月,胡中恺所在的部队提出了支援河南建设的倡议。他和战友开着大货车来到许昌,被安排在许昌地区运输公司当驾驶员。
在许昌工作期间,喜欢体育的胡中恺代表河南省参加了全国足球联赛。如今,胡中恺的老伴儿也年过九旬,两人恩爱一生、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