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帆 魏广宇) “抓一把就是三国故事,踢一脚就是汉砖魏瓦。”这句话道出了许昌三国历史名城的文化内涵。近年来,我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中注重挖掘历史传统文化,丰富了城市内涵,提升了城市品位,塑造了城市形象,增强了城市竞争力。
外地人驱车来到许昌,在京港澳高速公路许昌站出口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壮观、气势恢宏的“许昌之门”。它一门四阙、外方内圆,彰显了许昌“历史厚重、与时俱进”的城市风貌。
曹魏古城景区秉承“既突出三国主题,又彰显本地特色”的理念,通过布局“非遗”文化、许昌老字号、本地特产、文创产品等,打造了一条具有浓郁三国风情、民俗特色的文化街区。
许昌戏曲艺术馆(梨园阁)位于风景秀丽的清潩河畔,整体为三重檐阁楼式仿汉建筑,是开展群众性戏曲活动、展示许昌戏曲发展历史、增进对外文化交流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
此外,许昌博物馆、许都大剧院、运粮河景观带、“再现三国”主题景区、魏源广场、文峰游园、神垕古镇等一批城市文化设施和景观,都以不同形式融入许昌历史文化元素,打造了具有许昌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软硬件工程,有效地把散落的三国文化“珍珠”穿起来,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从沉睡中醒来。
许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宏阳介绍:“一座城市如果离开自己的文化根脉,文化服务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创新就会无从依托、无法生产。许昌通过三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内容生产上不断丰富文化供给,增强了市民的文化自信和城市认同感,让市民的生活更幸福、城市的发展更持续。这就是文化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