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冷,很多户外运动项目受到制约,不少“冬练三九”的人把健身地点由户外转移到室内。可是,室内健身和户外健身是有区别的。冬季健身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室内健身,要定时开窗通风
冬季在室内锻炼时,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如果室内通风不好,人容易缺氧,引起胸闷、头晕、恶心、疲劳、食欲不振等。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冬季开窗虽然会使冷空气进入室内,但实验表明,每换一次气可除去室内60%的有害气体。所以,每天应定时开窗三次,每次以20分钟为宜。
冬季健身,热身很重要。每次热身时间应保持在15分钟至20分钟。尤其进行器械训练时,要针对各个部位进行热身,以免造成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运动前后,要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如面食、燕麦片、红薯、土豆、鸡肉、鸡蛋、瘦肉、鱼肉、豆制品等。此外,要适当吃些水果和蔬菜。中老年人由于适应能力较差,最好在18时至20时锻炼,尽量穿软底鞋参与锻炼。
在恒温泳池游泳,不要久泡不动
虽然天气变冷,但由于健身效果好,冬季到室内恒温泳池游泳的人越来越多。不过,游泳前切记做好热身运动,入水后不要在水中长时间浸泡不动,否则会让体温迅速流失。体温一旦流失到一定程度,就会感觉到冷,这时就离感冒不远了。
另外,上岸后应立即用干毛巾擦干身体。身体上的水分如果没有擦干,皮肤上的水分因蒸发,会不自觉地带走体温。
游泳后切忌马上进入高温房间,如桑拿室等,可以等一会儿再进入。由于冬天室内外温差大,高血压、冠心病、心脑血管患者最好不要在恒温游泳池游泳。
跑步前要热身,胸闷、气喘要减速
虽然天气寒冷,但清晨和傍晚依旧能看到不少跑步的市民。
跑步前,需要做好热身运动,让身体活动开。之后,再做一些拉伸运动,避免跑步时受伤。运动后,还要做一些有助于放松的动作。
此外,跑步时要时刻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学会识别一些危险信号,以免悲剧发生。比如,跑步过程中明显感到自己的心脏跳动时快时慢,就要调整呼吸,然后慢慢减速,切忌骤然停止跑步;跑步时体温出现骤然下降的情况时,必须停下来,迅速补充食物、热水,添加衣物;跑步过程中,如果出现胸闷、气喘、眼花等状况,必须减慢速度,补充能量,避免摔倒,症状严重者要立即求助。
(晨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