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2月的第一天,河南不少地方十分“应景”地飘下了雪花。这场让人惊喜的降雪瞬间刷爆了河南小伙伴们的朋友圈。然而没过多久,却有人说“这是一场假雪”。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河南的雪惨遭“打假”,网友称“雪不浪漫了”
据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官方微博12月1日发布消息,当天5时至17时,河南全省出现明显的雨雪天气。其中,河南中西部、北部出现小到中雪,三门峡、洛阳和郑州等地有8个县市出现大雪。当天嵩山降雪量最大,达到13.3毫米。
就在大家正在为这场应景的冬雪欢呼雀跃时,“河南的雪是人工降雪”这个话题赫然出现在微博热搜。一时间,网友纷纷表示:“原来我看到的是场假雪!”“雪不浪漫了。”
对此,中国天气网官方微博已经发布了“辟谣帖”:其实,“人工降雪”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准确地说应该是“人工增雪”。这不是一场“假雪”,而是“自然降雪和人工增雪共同作用的结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工增雪需要具备能降雪的气象条件
针对网友关心的“人工增雪”问题,小编又采访了中国天气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他表示,并不是所有雨雪天气过程都适合进行人工增雪,人工“助力”也需要有合适的气象条件。首先,天空里必须有云,要有足够的水汽,否则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是下不了雪的。此外,能下雪的云必须是0℃以下的“冷云”。
在这个基础上,气象部门向云体“开炮”,播撒制冷剂、结晶剂、吸湿剂和水雾等,以增加云中冰晶浓度,弥补云中凝结核的不足,加强云中的碰并活动,促使云滴增大,改变云滴的大小、分布和性质,加速雨滴的生长过程,从而达到增加降水的目的。
此外,胡啸还强调,人工增雪只是“增”一小部分,即使没有人工增雪,这场雪本身也是要下的。气象部门只是用这种辅助方式让雪“多下一点儿”,并不是如果没有人工“助力”,这次的雪就完全不会出现。
好了,这下小伙伴们应该弄清楚这场雪究竟是真是假了吧? (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