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峰塔

□ 诗可可

驰骋想象的暑热短赋

刘桢的《大暑赋》可能与曹植、繁钦、王粲等人撰写的《大暑赋》为同时之作,诸家《大暑赋》的构思创作内容大同小异,皆以暑热为线索展开描写。描写了人及物的行为变化,寻求避暑之处及解暑的办法,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篇短赋文字不多,却驰骋想象,着重表现了暑热下人们的形象与心理活动。

赋文共十六句,分三个层次。前六句写暑热,中间六句写暑热环境下人与物的变化,后四句写感受与渴望。开端破题,其为暑也,即为暑季天气炎热,其原因是“羲和总驾发扶木,太阳为舆达炎烛”。这里用了神话典故。古人不能科学解释太阳的东出西没,从而编制了一个神话传说,羲和神赶着六条龙拉着太阳神的车子,早晨从扶桑出发,晚上止于西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周而复始。下四句说太阳神坐在羲和驾的车子到达南方就是暑季,形成了暑天的炎热。如火如烛,光热统一。太阳神的车子步步行走,炎热的神威从天而降,仰头看夏天的太阳像一个火团,火光逼人,光华耀眼,使人难睁。神话传说与夸张的描写融为一体,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受,然而又形象鲜明、灼灼逼人,使人不敢仰视,有无处躲藏之感。寥寥几笔,即把人们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写得如此神秘,又突出了光与热的特征。从人的视觉,肤觉等通感中写出了形神兼备的感觉,也为中间六句的描写作了铺垫。

中间六句写灼热的气温,使人与动物都无法抗御。开端两句巧用比喻,仿佛炽烈的火附属在自己身体上,又像身体浸泡在温汤之中,有一种灼心难忍的感觉。这种比喻切近生活,每个人都感受过,故而亲切感人。接着两句写鸟兽的表现。兽类在黑阴下喘息,鸟紧缩翅膀躲在树枝上。兽类躲避太阳强光照射,鸟登高枝享受清风,这些都是一种本能行为。再用两句写官吏与织女。管理农业的官吏手提插地铜鐏离开了田地,织女放下机杼离开织布机。种地、织布是人们为生存而进行的必要劳动,为暑热而停止工作,可见热的严重。从田地到房里,没有可待的地方。这六句赋,既概括又具体,烘托出暑热的特征,渲染炽热的氛围。

赋的最后四句写人的情绪。“温风至而增热,歊悒慴而无依。披襟领而长啸,冀微风之来思。”热风吹来不解炎热之苦,热气上腾,气喘吁吁,心理恐惧,无依无靠。敞开衣襟和衣领,长声吟啸,希望凉风袭来以解燃眉之急。

这篇短赋围绕暑热这一中心,铺陈描写,从夏日炎热的由来到以人与物烘托暑热,从背阴处写到高处,从田野写到室内,从男人写到女人,从官吏写到平民百姓。最后写人抵御炎热的办法,披衣襟,开衣领,想凉风。从外在表现写到内心忧虑,既表现出自然界暑热的威力,又反映了人们防暑的无穷智慧,利用自然,改造环境,开拓新的生活境界。

《大暑赋》

刘桢

其为暑也,

羲和总驾发扶木,

太阳为舆达炎烛,

灵威参垂步朱毂。

赫赫炎炎,烈烈晖晖。

若炽燎之附体,

又温泉而沉肌。

兽喘气于玄景,

鸟戢翼于高危。

农畯捉鐏而去畴,

织女释杼而下机。

温风至而增热,

歊悒慴而无依。

披襟领而长啸,

冀微风之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