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峰塔

□ 丁嘉宁

享受独处,沉淀自我

在这个一切求快的时代,身边有很多疾行的身影掠过,我却想做一个踱步缓行的人。让自己慢下来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为了深入认识和了解自己,在面临众多选择之际,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成长本就是一个自我认知逐渐清晰的过程,自我认识的最好方式就是独处。

独处不意味着切断与外界的联系,更不是一种逃避社交的途径。正是在独处的过程中,我开始真正地融入这个世界。当我学会真诚地面对内心时,此时的自我认识和思考使我能够更加冷静、客观地看待人与事,有助于明确自己的交际定位。当我再次投身社交时,与他人的交流交往也会更加从容自如。

回望过去的成长历程,我最大的收获便是学会享受独处。以前的我,对于很多事物或者观点的看法总是模糊的,对自己的看法也是模糊的,就像是在照一面起雾的镜子,而独处是镜面上的雾慢慢消失的过程。随着自己的世界渐渐安静,内心的声音越发清晰,随之而来的是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坚定的信念。

在过去某段时间里,我努力地完成各项任务。令我不解的是,自己似乎并没有获得太多成就感和满足感。我选择停下来,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思考。我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了一种惯性的努力:进入大学前,好好学习、考入理想大学是仅有的目标,而进入大学后,我依旧明白要努力学习,却忽略了大学是为进入社会做准备的阶段,考试和成绩只是一种方式,而不是我努力的唯一目的。与其盯着纸面上的成绩和排名患得患失,不如着眼于为自己的人生道路做准备。在20多岁的年纪,对于未来的而言,找准前进的方向、提升相应的能力远比追求考试的分数和一纸荣誉的价值大得多。无论是考研、考公、实习、创业或是其他,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不盲目、从众式地追随别人的脚步,而是专注于自己的赛道。这样一来,向前走的每一步都会变成继续前行的动力。

慎思明辨,方能笃行致远。我们一直明白要努力向前跑,却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或者不清楚将要去往哪里。独处的意义就在于回归自我,因为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才能以平和的心境和状态继续前进。正如叔本华曾言:“自己,是一个人所能成为或所能得到的最好的资源”。独处可以帮我们沉淀自己,根据一路走来的经历、体验、自我观察等,反思并控制一些浮躁的想法,在周遭纷乱杂沓的脚步声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和方向,继而更好地出发。

人的一生充满了选择,用力奔跑或是踱步缓行,许多人都在找寻自己的答案。无论是选择那种方式前行,总有一段路程需要独自探索。当我们试着去感受独行时内心的平静与富足,便不会轻易受到外界影响,前进的步伐才会愈加坚定。熙熙攘攘间,愿每个人都能做真实的自己,也敢做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