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关注

编排过程生动诠释红旗渠精神

“我记得排练时正是夏天,高温天气下,演员们穿着棉衣,一遍又一遍排练,没有人喊苦,没有人退缩。”许昌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舞蹈与表演系副主任雷冰琦回忆起当时排练的场景,感触很深。

在全国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刁玉华等领导亲切慰问了许昌学院参演师生,并对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刁玉华说,《红旗渠故事》是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舞蹈作品。许昌学院师生克服重重困难,编排出这么优秀的作品,这本身就体现了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红旗渠精神。

在长达两个月的紧张准备期内,《红旗渠故事》参演人员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不畏酷暑,全力备战。在近40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下,根据剧情需要,身穿棉衣、棉裤等剧目服装的演员,一遍又一遍地认真排练。很多人身上长出了痱子,中暑的情况屡有发生。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参演人员尽心竭力,以真挚忘我的表演,高质量地完成了整个作品,深深震撼了台下的评委和观众。

另外,为了更好地演绎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故事》参演师生两次到红旗渠采风。“当我踏上红旗渠,用镜头记录下那一渠清水,用心感受那一段往事,真切地体会到了林县人民修渠之难,理解了共产党人为民造福的初心。作为一名演员和党员,我要向这个群体中的模范人物学习,以便更好地塑造角色,展示出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许昌学院的麻孜娜老师说,红旗渠精神是一种力量,它告诉我们,只要敢于担当、敢于拼搏,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前往红旗渠采风,让我深切地了解到,红旗渠的建成,彻底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的吃水问题,使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红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给人以启迪,催人奋进。”参与创作《红旗渠故事》的李乐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