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民生

品三国文化 展建安风采

“文明探源我来说”第二批志愿服务宣讲活动开讲

本报讯 (记者 黄增瑞)8月24日,许昌市“文明探源我来说”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第二批志愿服务宣讲活动,分别在建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建安区河街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讲,来自许昌新区实验学校的师生和部分干部职工聆听了专家的宣讲。

根据《河南省“文明探源我来说”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计划集中宣讲活动的通知》精神,2023年7月至8月为“文明探源我来说”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计划集中宣讲月。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社会氛围。

当天,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曹魏文化研究所所长黄青喜以《许昌三国文化遗存分布与特点》为题,从“三国文化”与“三国文化遗存”的概念、分类、特点阐释了许昌的三国文化,同时也对传承和弘扬三国文化提出了思考。

黄青喜说,许昌三国文化遗存正如许昌在三国时期的地位一样,在三国文化中具有引领和统帅作用,其蕴含的文化价值既丰富又独特。这些遗存,时刻用静止的形态保留着历史记忆,用无声的语言解读着历史谜团,用1800多年的沧桑,传承着三国神奇的精彩故事。

7月,建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承办了全省“文明探源我来说”许昌市首场志愿宣讲和许昌市第一批“文明探源我来说”志愿宣讲活动,参与活动总人数逾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