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松召峰 通讯员 贾要普
62人达到许昌高中分数线,4人达到“清华北大班”分数线,2人被宇华中学宏志班录取……2018年的中招中,市七中2015级的师生交出了这样的成绩单。这是该校中招史上的一次新突破。凭借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今年,市七中被授予许昌市市长教育质量奖。这也是自2015年后,该校第二次获此殊荣。
成绩的背后,是市七中初三教师团队三年的艰辛努力。“ 三年前,我们送走了2015届学生,获得了首个许昌市市长教育质量奖。当学校大部分师生还沉浸在喜悦中时,我们便面向当年的新生及家长作出了承诺,三年后,我们要用更好的成绩来回应他们的新期待。” 王凯提起三年前的情景时说。
新生还没到校,该届的年级校长李峰、年级主任柯红霞便组织七年级的所有老师座谈,定下了三年后的中招目标:达到许昌高中分数线人数50人,争取达到甚至超过2015年的中招成绩,为学校的教育教学续写新的传奇。
目标定下了,如何落到实处才是关键。“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创造新的辉煌。”柯红霞说。她介绍,他们每周召开年级会,统一思想、鼓舞斗志;每学期期末考试达到市直第一名的学科,学校按学科组予以奖励;备课组认真备课,共同分享教学资源;充分发挥首席教师、星级教师的作用,让他们带头上示范课,给年轻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机会。
“我们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建立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课堂结构模式;提倡讲在课堂,练在课堂,向课堂所‘讲’ 要质量,向课堂所‘练’要效率,不准出现一讲到底或一练到底的单一现象。”柯红霞说。同时,老师们还会根据学生课堂练习反馈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和点评,教给学生必要的方法、思路、技巧,提倡有练必评、有评必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在备课方面,市七中2015级的初三教师团队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优化作业设计与批改,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好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节假日作业,使作业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作业当天批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集体或个别补救;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讲、听、说、评、磨等课堂教研活动,并积极探索集体备课、课题研究、优秀课展示、课改示范课、教师赛讲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不断提升课堂质量。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灵魂,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是营造一个班级优秀班风学风的重要条件。”王凯说,“三年来, 6位班主任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为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作出了不懈努力。他们早出晚归,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同时,班主任还与各位任课教师紧密协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把班级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为此次优异中招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基础。
市七中将培优补差作为全面提升教学成绩的重要措施。从七年级开始,直到毕业前夕,市七中的培优补差工作从未间断。对于当周学习的内容,2015级的初三各班实行周周清,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不掉队;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拔高。进入九年级以后,在做好补差的同时,他们加大对重点学生的训练力度,为给省示范高中输送优质生源做准备。同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练有所得、考有所得,市七中2018届的初三老师还在练习、检测、学期考试等环节,从试题质量上把关,充分利用好试题,搞好检测与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辅导,保证了学生成绩的稳步提升。
正是因为这一系列具体有效措施的落实,一群爱岗敬业的老师的奉献,市七中2015级初三学生在中招考试中获得了令社会各界赞誉的成绩。
记者还了解到,近年来,市七中在教育教学方面连创佳绩,期末全市统考成绩保持在市直前列,省重点高中上线率连年攀升,省示范高中上线率超过30%,市重点高中上线率达90%,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属于自己。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我们将携手并肩,争取三年以后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为建设‘魅力七中’,打造‘许昌市精品学校’再建新功。”柯红霞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