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许昌

老人走失急坏家人 医护人员全力寻找

□本报记者 马晓非

一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的七旬老人从病房走失,急坏了家人。所幸,在医护人员的全力帮助下,经过6个多小时的搜救,老人最终被找回。为了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老人家属给医护人员送上了一面锦旗。

70多岁的赵老先生近年来爱忘事情,反应比较迟钝,家人对此并不在意,认为“人老了就会忘事”。不久前,老人又出现头晕、走路不稳等症状,被家人送到了许昌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

该病区医生马玉朝经过细致检查,为其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3天后,老人头晕的症状缓解,可以下床自由活动,但马玉朝仍反复提醒其家属必须时刻陪在老人身边。然而,老人家属仍认为老人只是年龄大了记性差,看到老人病情已经缓解,便放松了警惕。

11月25日,是老人住院的第五天。当天下午2时50分左右,该病区护士在巡视病房时发现,老人及其家属都不见了。护士询问同病房的患者后得知,老人一个人出去了。这时候,护士已经意识到老人可能走失了,在给老人家属打电话确认情况后,便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寻找。通过查看监控视频,医护人员发现老人独自一个人走出病房楼,往门诊楼方向走去,然后就离开了医院。

许昌市中心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医护人员在医院附近进行“拉网式”寻找。老人家属也报了警。

查看宾馆、饭店、居民小区、路口等监控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寻人启事……除了值班的医生和护士外,许昌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其他医护人员在该病区主任翟鲁辉和护士长陈红霞的带领下,不顾天气寒冷,与老人的亲朋好友一起全力寻找。

晚上21时左右,寻找仍在继续。老人家属建议医护人员休息,他们继续寻找。“天这么冷,如果晚上找不到老人,会非常危险。”医护人员们拒绝了老人家属的好意,坚持继续寻找。

皇天不负有心人。21时14分,医护人员通过监控视频发现,老人在市区五一路与许继大道附近的一个公交站上了公交车。这个消息令所有人喜出望外。几分钟后,老人家属接到派出所民警的电话,老人已经被公交车司机送到了派出所。

“由于我们的疏忽,造成了父亲的走失。父亲走失后,全家人都急疯了。谢谢所有帮忙寻找的人,更要感谢许昌市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不顾严寒尽心尽力地寻找。”老人被找到后,其子女流着眼泪激动地说。

出于对许昌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医护人员的感激,11月28日早上8时左右,老人家属将一面写有“妙手又仁心,医患一家亲”的锦旗送到了该病区医护人员的手中。

“通过这件事,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视。”马玉朝对记者说。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越来越多。统计数据显示,在80岁以上的老人中,1/4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然而,很多人不认为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病,而认为是人正常的衰老过程,从而错过了良好的诊疗时机。

“阿尔茨海默病虽然不能治愈,但早期诊断和干预可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属的负担。”马玉朝提醒,如果50岁以上人群经常出现忘事、常用的东西不知道放在哪里、做饭时忘放盐、性格改变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进行鉴别诊断。

许昌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可通过认知量表筛查、核磁共振检查、血液化验、基因筛查等方式对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与神经变性病进行鉴别诊断,并进行个性化治疗。下一步,该病区将成立记忆门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将享受到系统、规范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