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社会新闻

秦娥:“我不想当贫困户”

本报记者 孔刚领

“我不想当贫困户,俺家摘掉‘贫困帽’以后,我觉得开心多了。”日前,记者到长葛市石象镇常庄村采访时,恰好遇到外出打零工回来的村民秦娥,当她得知记者的来意后自豪地说。

今年50岁的秦娥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2010年,她的丈夫患了脑出血,花去了家里的积蓄,又欠下不少外债,丈夫去世后留下两个孩子和两位老人,家里生活过得很艰辛。2016年11月,秦娥一家被认定为贫困户。

“想过上好日子,要靠自己去努力,有的事情自己解决就可以了。自己有手有脚的,咋能光等着、靠着政府的补助生活?”秦娥总是这样说。

常庄村党支部书记常秋见告诉记者,秦娥勤劳善良,自己守着这个家,任劳任怨,把两个孩子拉扯大,精心照顾着两位老人的生活起居。

“把俩小孩养大,让老人吃穿不愁”是当时秦娥最简单的心愿。让秦娥欣慰的是,一双儿女也懂事,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从来没有主动要过什么东西。儿子张梦杰上初中的时候,宁愿花50分钟走路去学校,也不愿多花几块钱坐公交车。在学校住校期间除了每星期给的吃饭钱外,零花钱从来不超过5块,买瓶水都不舍得。

鉴于秦娥的家庭情况,石象镇政府主动为秦娥提供了公益保洁员的岗位,秦娥每月有了1600元的固定收入。2017年11月,这个家庭成功摘去了“贫困帽”。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经人介绍,秦娥认识了宋东来,俩人登记结婚。无儿无女的宋东来,一门心思爱护着秦娥一家老小,和秦娥一起扛起生活的重担。儿子张梦杰甚至对这个“爸爸”很是欣赏:“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是俺爸对妹妹俺俩跟亲生的一样,对俺全家都可好。”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秦娥用自己的行动完美诠释了这句话的内涵。”石象镇政府相关负责人杨红说,“日前,秦娥一家被评为长葛市精准脱贫‘志智双扶’示范户。这个家庭能够成功脱贫且被评为示范户,除了离不开党和国家政策扶持、帮扶人员帮扶以外,也靠秦娥一家人的辛勤劳动。”

如今,秦娥家的平房修整得有模有样,院子里的地面也全部硬化,在外务工的宋东来回家时必定大包小包塞满给家人带的东西,这个小家的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

“党和政府帮助俺这么多,我更要提着劲过日子,这样才对得起帮助过我们的人,也对得起这个家。只要肯吃苦,就会有好日子。”秦娥言语间对未来的好日子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