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又到了春意盎然的季节。随着天气逐渐回暖,不少因冬日寒冷减少了运动的市民开始制定健身计划、办理健身房会员卡,满足健身的个性化需求。尽管我市大大小小的健身房满足着不同阶层人们的需求,但因近两年健身市场发展过快、基础不牢,导致我市健身行业良莠不齐。为了更好地指导市民科学地选择健身房,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区某健身工作室教练张大双,请他为消费者支招儿。
近年来,随着我市“15分钟健身圈”的成功打造,市民健身意识逐渐增强,健身运动已悄然成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健身房享受运动的乐趣。“在选择健身房时除了综合考虑健身房的位置、交通、环境、设备之外,还要考虑自己的需求——能否坚持到底。不能很好坚持的市民最好先办次卡或月卡,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权益。”张大双说,“另外,为避免后续发生纠纷,建议大家去正规健身房,与商家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签订健身协议。”
位置离家近 价格别太贵
市民对健身房地理位置的选择,最好是离家或者上班地点步行15分钟内就能到达。“如今,大家生活节奏快,平时非常忙碌。如果健身房距离太远,利用率会降低;离得近,那么随时可以去,并且不用担心停车位或来回交通等细节问题。”张大双说。
至于选择何种档次的健身房,张大双建议,要选合适的。“一般来说,消费者会有一种‘贵的就是好的’的错觉。觉得健身房的服务价格越高,自己的权益就越能得到保障,其实并非如此。收费不菲的健身房能够提供的设备和服务与普通的健身房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他建议,健身开支不应超过月收入的15%,否则会带来较重的生活负担,或者以年度计算,年收入的10%左右比较合适。
设备须安全 “顺手”最关键
张大双称,健身房的硬件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办卡之前,要实地了解健身房的设备情况,更要实际操作,看看是否练着“顺手”。还要和健身房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做到心里有数。健身房是不是有足够的设备?健身房现有会员多少人?高峰期的客流量是多少?自己想用的设备需不需要排队?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健身房设备的安全性也十分重要。“如果有办卡意向,应该对健身房的器械进行试用,感觉一下使用时是否‘顺手’或运动平滑,即便是价值不菲的高端健身器械,如果不‘顺手’,就容易造成损伤和降低兴趣。另外,比较有品质的健身房,针对所有阶段的会员都能够提供相应的器械和课程。比如,你是力量训练初学者,看健身房是否有重量不等的哑铃就是很好的审核标准。”张大双称。
附属设施齐全 课程丰富多样
张大双称,健身房还应该有必要的配套附属设施,更衣淋浴设备是必需的。“不能一到运动高峰期,洗澡间就像是下饺子。”他说,消费者需要观察一下,更衣柜是不是足够大、足够多。“成熟的健身房通常还会设置会员休息区、商品服务部、上网区以及免费停车位等。这些附属设施有的是单独收费,有的会直接包含在健身卡的价格上,如果消费者不是特别需要其中一项或几项服务,到设施简单或单独收费的健身房,就能享受到价格上的实惠。”张大双表示。
除了器械之外,健身房应该提供尽可能丰富多样的健身课程。张大双称,办卡前,消费者应该注意浏览一下健身房的课程表,看其课程安排是否与日常健身的时间冲突,同类课程是否分布在不同时段,是否有多名教练可供选择。
教练要专业 口碑很重要
张大双称,走马观花的参观,不能对健身房教练的水平有深入了解。“教练的好坏,是健身房软性价值的重要体现,所以消费者应该在办卡之前,就想办法了解教练的真实水平,最简单的莫过于查阅宣传资料了。”他说,有些有名的教练通常会出现在媒体上,要看看哪家健身房有更多耳熟能详的知名教练。“当然,会员的口碑也很重要,可以和会员聊聊,摸摸底。”张大双表示,健身房一般都会提供免费试练的机会,最好是去实地试练一下。
此外,健身房的价格、服务会直接影响到会员群体的构成。“在健身房里会遇到年龄、性别、收入水平都不同的各类会员,社交也是来健身的目的之一,应尽量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健身群体。”张大双说。
会员协议讲究多 签订时要谨慎
大多数消费者在选择健身房时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健身房的相关设施和课程安排上,对于必须签订的会员协议内容却极少关心。“其实,会员协议中有很多细节条款往往是消费者与健身房之间发生纠纷的诱因。”张大双说,“明确约定服务的内容,如服务有效期,退、转卡条款等,可避免产生以下纠纷:商家通过宣传推出不同种类的优惠卡,吸引消费者一次性付款办理,但事后又以各种理由不予兑现承诺;任意改变服务内容,如营业时间无故更改,改变服务设施或场所等;中途歇业或者转让,消费者余下的预付款无法正常消费或者退还;未按照双方约定提供退、转卡服务,或者对于未约定退卡条款的拒绝退卡或设置退卡障碍等。”
最后,张大双还提醒消费者,办卡前一定要核实健身房的资质以及日常经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