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庆安 通讯员 徐幸幸
“自从俺嫁到这个家里,从来没和婆婆吵过架、红过脸,孩子们也都很孝顺。”5月17日,禹州市山货回族乡路庄村村民李梅云对记者说。
李梅云忠厚老实、孝老爱亲、勤俭持家,是村里公认的好媳妇。她一直照顾一家老小的生活起居,任劳任怨,从来不喊苦喊累。2017年5月,年迈的婆婆意外摔伤,生活不能自理。看到这种情况,李梅云二话不说,毅然放弃工作,承担起伺候老人的重担。
在李梅云的农家小院内,记者看到院子被收拾得整齐干净。李梅云正在屋子里伺候婆婆吃饭。老人长时间卧病在床,日常活动都要靠人帮助,正是因为有儿媳的悉心照料,老人觉得生活很幸福。
婆婆牙齿掉了很多,李梅云不管多忙多累,都会把炖得烂熟的菜端到老人面前。她还定期帮老人换洗衣服、洗澡、端屎端尿。
由于老人年纪大了,每到季节变换时就会患病,一年总会打几次吊瓶。李梅云骑着三轮车,像亲生女儿一样载着老人去乡卫生院,跑前跑后地挂号、找大夫、拿药,从不厌烦。
在日常生活中,李梅云很重视老人心理需求,一有时间就陪婆婆聊天儿,亲友来了,她总是热情招待,遇到与婆婆有分歧的事,她总是心平气和地和其沟通交流,消除隔阂。婆婆总是逢人便说:“都是我连累了梅云,她比亲女儿还亲。”
“现在你老了,我们尽孝是应该的。”李梅云一边说一边鼓励老人,“娘,只要这样坚持下去,你就能像之前那样出门转转,和邻居聊聊天儿,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在李梅云的精心照料下,老人的身体状况日渐好转。现在,老人已能够坐在床上做简单的运动,精神也比以前好了许多。
李梅云的一言一行,也感染着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朴实的她没有什么文化,但良好的家风在这个家里一脉相承。在她的影响下,晚辈们都把孝顺老人当作光荣神圣的义务。老人喜欢子孙们能陪伴她谈心聊天儿,喜欢听外边的事,李梅云就让儿子和儿媳带着孩子常过来看看,讨老人欢心。有时,老人大小便失禁,不论谁在家,都会主动给老人清理屎尿,用温水细心给老人擦洗。
“我对婆婆孝顺,现在孩子们对我也很孝顺,我们这个大家庭相处得非常融洽。”李梅云说,5月12日,全家人一起给她和婆婆过了一个愉快的母亲节,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整个房屋内充满了欢歌笑语。
大儿媳李晓歌介绍,她看到婆婆细心照顾奶奶,十分感动,“我妈人真好,以后我得多向她学习。”“当初俺进门时,就知道这个家庭不富裕,但婆婆的孝道是全家人的精神财富,我一定要把这样的好家风传承下去。”刚过门不久的二儿媳党李阳接着说。
“俺是农村人,懂得不多,但是照顾老人、养好孩子,都是我应该做的。”李梅云朴实的话让人感觉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