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晓非
通讯员 毛树存
随着气温的上升,细菌、病毒也活跃起来,因此,夏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6月18日,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长唐丽红提醒,5岁及以下儿童易患手足口病,家长应及时为孩子接种疫苗,日常生活中牢记“勤洗手、常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发热、厌食等为主要症状。多数患儿7到10天可自愈,少数患儿可引发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个别患儿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
“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的重要传播方式,接触手足口病患儿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以及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水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可引起感染。另外,手足口病还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患儿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唐丽红对记者说。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预防手足口病非常重要。唐丽红建议,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孩子接触患病儿童。接触孩子前、为婴儿更换尿布前后、处理孩子粪便后,家长都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最好不要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婴幼儿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经常对玩具、家具等孩子常接触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并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接种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又一个重要方式。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最为常见。
“目前只有针对肠道病毒71型(EV71)的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疾病,但不能预防非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该疫苗尚属于第二类疫苗,需要家长自费、自愿选择接种。”唐丽红告诉记者。接种EV71疫苗虽然不能预防所有类型的手足口病,但能显著减少重症手足口病和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发生。
适合接种EV71疫苗的儿童为6月龄到5岁儿童,最好在孩子1岁前完成接种程序,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对于5岁以上的儿童和成人,多数已经通过自然感染获得免疫,一般不用接种EV71疫苗。
唐丽红建议,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一是昏睡,有些患儿会出现昏睡、嗜睡,精神萎靡不振;二是肌肉抖动,有些患儿会出现抽搐、夜惊;三是持续呕吐;四是持续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