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增阳)6月21日,“我和我的祖国”6·21国际乐器演奏日主题公益活动天坛专场演出暨纪念封实寄首发仪式在北京天坛神乐署举办。我市古琴弦歌传承人沙闪闪应邀出席,并与天津城建大学教授薄克礼合作表演了弦歌《阳关三叠》。
据了解,6·21国际乐器演奏日活动开始于1982年,由时任法国文化部部长朗·杰克等发起,在每年的北半球白天时间最长的夏至日举办。这种带有公益性质的音乐节日活动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现在已经遍及世界120多个国家750多座城市。该活动自2016年进入中国内地以来,得到包括乐器行业、音乐教辅机构、文化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关注和积极参与,活动规模迅速扩大,参与城市由最初的十几座发展到近200座,参与单位由11家发展到近千家,参与人数由近千人发展到20万人。在今年的活动上,古琴弦歌艺术成为其中一项重要的主题内容。
弦歌,即抚琴而歌,是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集文学、歌唱和器乐于一身,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弦歌艺术在许昌有着厚重的文化历史,古琴弦歌是建安区获批的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沙闪闪是古琴弦歌第四代传承人。此外,她还是许昌非物质文化遗产沙家牛肉第五代传承人。沙闪闪以中国古琴弦歌代表的身份参加了2018年首届中俄诗歌高峰论坛盛会,担任宫廷雅乐《诗经·小雅·鹿鸣》主唱,并独唱了《阳关三叠》等经典弦歌曲目,让俄罗斯人民感受到了中国弦歌艺术的独特魅力。
为进一步促进中国同世界各国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弘扬发展中国乐器文化,助力中国乐器文化走向世界,6·21国际乐器演奏日(中国)组委会等向中国集邮总公司申请发行2019中国6·21国际乐器演奏日纪念封和2019中国6·21国际乐器演奏日明信片各一枚,沙闪闪成为纪念封和明信片上的3位人物之一,有力推广和宣传了我市古琴弦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