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报道

引得清泉入万家

——我市全力做好水利扶贫工作

工人们正在加紧铺设自来水管道(市水利局提供)

白沙水厂(市水利局提供)

本报记者 武芳 通讯员 李辉光 陈俊杰

“轻轻拧开水龙头,甘洌的自来水就汩汩涌出来。”这是鄢陵县马坊镇西程岗村贫困户程红安压在心底多年的梦想。如今,随着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持续实施,程红安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事关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党委、政府实施的重点民生工程,也是做好“两不愁三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性工作。

今年以来,市水利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论述和讲话精神,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工作放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大局中考量、统筹,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强化措施,担当作为,强力推进,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截至目前,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4%。

多措并举 让更多群众喝上放心水

“今年我78岁了,做梦也没想到还能喝上城里人喝的自来水。你们不知道,我们过去用的是压井,压一桶水,累得要歇半天,烧的水还有很多水垢。”程红安说,现在好了, 只要拧开水龙头,就能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了,24小时都有水,比以前方便多了。

百姓有所呼,政府有所应。为了让更多群众喝上放心水,我市严格按照《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要求,采取水质检测、加装消毒净化设备、供水管网延伸、新打水源井、修建蓄水池、水源置换、定时供水等措施,保证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等4项标准全部达标,确保了饮水安全,做到在水利脱贫上不漏一村、不落一人。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仅解决了乡镇老百姓用水问题,还解决了偏远山区村落用水难题。禹州市花石镇共有33个行政村,6.2万人。近年来,我市累计投资1400多万元,在当地建设了36处饮水安全工程,使该镇群众的饮水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2016年,我镇境内建设了一座覆盖7个乡镇的大型水厂——白沙水厂,一期覆盖13个行政村,二期将全部覆盖。能吃上南水北调的水,是花石镇百姓的期盼,也是镇党委、镇政府的职责所在。我们将不遗余力,支持和配合白沙水厂将工程做好、管好、用好,真正让群众吃上安全水、放心水。”禹州市花石镇党委书记杨韶峰说。

聚焦目标 围绕工程建设补短板

解决禹州市61个行政村10.46万人农村自来水人口问题,2019年年底前全市实现农村自来水“村村通”;完成长葛市、鄢陵县、建安区2019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促进有条件的地区连片联网,进一步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的保障能力……

这是2019年我市饮水安全工作的目标任务,围绕这个任务,我市严格执行“四制”,通过实行月例会、月通报制度,建立村级监督管理制,加强行业监管,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加快推进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禹州市61个行政村10.46万人农村自来水工程正在按照计划有序推进,计划10月底前全部建成通水,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3900万元,占计划总投资4960万元的78.6%。

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019年,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中央预算内财政资金项目涉及长葛市、鄢陵县、建安区3个县(市、区)8个贫困村,计划9月底全部完工。目前,鄢陵县已完工;长葛市、建安区正在施工;全市累计完成工程总投资600万元,占计划总投资733万元的81.9%。

此外,市水利局还积极开展政策落实“回头看”,以19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99个贫困人口较多的非贫困村、71个脱贫攻坚“薄弱村”、禹州市2019年度工程涉及的61个行政村为重点,开展全面排查,做到对贫困户全覆盖,对发现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边查边改、即行即改、限时整改。

建管并重 实现工程长效平稳运行

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让老百姓吃上了放心水。如何在工程建设后,确保供水保证率?管理工作必不可少。

按照水利部关于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的要求,我市建立了地方人民政府负总责、行业部门监管、供水单位运行管理的3个责任体系,明确建设、监管、运行责任,推进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机构、运行管理办法和运行管理经费等3项制度的落实,解决工程建成后“无人管”“无钱管” “管不好” 的突出问题,推进工程“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 实现工程长效平稳运行,全面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结合我市实际,市政府出台了《许昌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对工程建设、运行、水源水质、水价、维修基金及奖惩等6个方面逐项规范,提出要求,为全面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和效益,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印发宣传单、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我市扎实开展饮水安全评价标准、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安装公示栏,公开“三个责任”、水质、水价、水厂服务和监督电话等信息,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此外,市水利局还积极配合卫健部门,每年至少2次在丰水期、枯水期开展水质检测,对水质不达标的采取措施立即整改,保证供水水质,防范水质污染;配合生态环境部门,积极开展千吨万人规模及以上的饮水工程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真正确保水源安全。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三分靠建,七分靠管。我市积极谋划饮水安全提升保障工作,坚持以“集中化、市场化、地表化、城乡一体化”为发展方向,统筹考虑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着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扩大城市供水管网覆盖率,提高南水北调水源利用效率,结合实际,合理规划建设规模化大水厂;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工作,建立“集中供水、产权明晰、合理定价、市场运作、政府补贴”的工程建管长效机制,确保工程良性运行,长久发挥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让广大农民群众吃上放心水’的嘱托,以满足农民群众对水资源、水质量、水生态、水环境的现实需求为目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工程标准低、运行管理不规范、水源结构单一、工程规模小等问题,对标达标,巩固提升水利扶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精准识别和退出标准,坚决打好水利脱贫攻坚战。”市水利局局长李长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