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养生

主动检测丙肝 远离“沉默杀手”

本报记者 马晓非 通讯员 毛树存

丙肝是一种善于“伪装”的疾病,发病隐匿,潜伏期长,也被称为“沉默杀手”。很多丙肝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也没有不适的感觉,这给早期发现丙肝带来很大困难。9月2日,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长唐丽红提醒,对于丙肝患者来说,早诊断、早发现很重要。只有早期发现才能及早治疗,而检测是及时发现丙肝很重要的方法。

多年来,国家卫健委积极向群众宣传“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的理念,以提高丙肝等肝炎的发现率,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人们对丙肝病毒普遍易感,如果在1993年以前有过输血或单采血浆的经历,曾经使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或针头,在不正规机构接受过口腔治疗、美容、文身等,应主动进行丙肝检测。

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血液传播。包括输入或使用未经严格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侵入人体的器械,不规范地美容、修脚、文身、打耳孔,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容易造成出血的物品。二是性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风险越高,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风险更高。三是母婴传播。感染了丙肝病毒的孕妇可能会传染婴幼儿。不过,礼节性亲吻、拥抱、握手、打喷嚏、咳嗽、同桌进食、共用碗筷、同乘交通工具等日常接触一般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唐丽红表示,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丙肝,为了预防丙肝,要避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不到不正规医疗机构针灸、拔牙、输液、进行有创治疗,不和别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容易造成出血的物品,不在不正规机构文眉、文身、打耳孔、修脚;同时,远离毒品,做到洁身自好,正确使用安全套等。

“如果发生了可能感染丙肝病毒的危险行为,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测,明确诊断,规范治疗。”唐丽红对记者说。目前,新一代口服抗病毒药物已经上市,大大提高了丙肝的治疗效果。通过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可治愈,减少由此引发的肝硬化和肝癌,进而降低死亡率,显著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