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食品药品安全

食品卖相好不代表品质优

本报记者 张刚 马晓非 通讯员 陈贯宇

在食品消费过程中,很多人非常注重食材的外观,甚至以此作为评判食材品质高低的标准。可是,食品卖相好就代表着品质优吗?近日,许昌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监管科科长张百顺说,食品卖相好不等于食品健康安全,对于那些卖相好得离谱儿的食品,更要当心。

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改进,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的品质也随之提升,但许多自然生长的新鲜食材,本身并没有鲜亮的色泽或诱人的外观。由于部分消费者过于追求食品的卖相,一些不法经营者便滥用各种添加剂,对食品进行“美容”。

近年来,被媒体接连曝光的“用硫黄熏蒸木耳”“用烧碱、甲醛等加工水产品”“用洗虾粉清洗小龙虾”等食品安全事件,已屡屡敲响警钟。

“其实,合法、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能起到调色、增香的作用。但是,为了食品卖相好,而毫无节制地滥用食品添加剂,甚至加入非食用物质,会直接损害人们的健康。”张百顺说。

深海鱼类除非一捕捞上岸就进行初加工,否则经过长距离运输,很难保持新鲜,所以在内陆市场看到色泽十分鲜亮的海产品,不要盲目购买;天然枸杞颜色发暗,略带土色,颜色特别鲜红、光光亮亮的有可能是“毒枸杞”……

“消费者购买食品时要多长个心眼儿,对于那些卖相好得离谱儿的食品,要打一个问号,也可以请教相关专家。”张百顺提醒。